我们的老祖先给了我们很多忠告,其中就有:谨言慎行,沉默是金。
我们大家应该都知道这些词语,很多人也能说出这背后的道理。然而,真正能做到的有几人?
如果我们观察生活中的人们,就会发现,谨言慎行和沉默是金的人,绝大部分都是天生的性格使然的,而无关学识。甚至很多人在这样行为着,但并不知道这些背后的道理;而很多懂得这些道理的人,却并没能这么行为着。
昨天我正在开车,手机挂在眼睛方便看到的地方,突然弹窗出了一个微信信息,我大概能看到对方在向我抱怨xx公司,而且连续发了很多条。我的内心突然升腾出一种同感,我马上想给他回复我也同样的有些抱怨,但是苦于我正驾车在高架上,无法立刻回复他。然而,再过了片刻,我边开车边用大脑去体会自己心中升腾出的那股“同仇敌忾”的气,突然有点庆幸,因为外力的原因,我无法立刻回复对方。因为,这给了我一段时间去思考,理性的思考,我的所谓的“同仇敌忾”到底有没有什么意义,到底是否有道理;同时,也给了我一个时间空隙,去思考着,用大脑指挥嘴巴,而不是心中那股气去指挥嘴巴。
我边开车,边让自己的心绪平静下来,用大脑这个理性的自己,去体会感知心体这个自己;开车的这段时间,给了我用理性的大脑思维,去观察自己的心绪上这股气的机会。这个“气”其实是我的一些自私或者说不客观的一些感受,这些是本身我的心性上的东西,并不是xx公司实际的客观事实,也许换了一个人在我一样的位置,可能他的心体上的这股气就不是这样的。所以,我思考着,我的这股“气”是不太合适的,我需要控制它,而不是让它来控制我的嘴巴。
停好车后,我不紧不慢地给对方打了个电话过去,我告诉他,我不了解情况,很多事情都忘记了,而且我也不太想继续纠缠这些过去的事情了。
挂完电话,我没有立刻下车。我安静地坐在车里,回想了一下这个事情的整个过程,我觉得,至少在这件事情上,我让自己做到了:谨言慎行。我自己概括的是“不说”。
我非常开心,我觉得我的这次“不说”,带来的愉悦感,其实远远大于之前的那种“同仇敌忾”的抱怨。因为,我控制住了自己心体上的那股负面的情绪,我控制了它,而不是被它控制,我有种翻身做主的感觉。
“不说”,听起来非常简单,道理也很清楚,为什么我之前就是做不到呢?我想了想,应该是之前没有一段隔离的时间:隔离心绪反应到嘴巴输出的时间。
我们从外界接受到信息后,基本的反应是:信息接受-->心绪变化-->嘴巴输出-->大脑反应思考。
所谓心直口快,就是上述的一个过程,嘴巴说出去了,大脑才去思考,然后解释说自己是无心的,然后自己也在后悔自己的嘴巴怎么这么快,但是语言的输出,是收不回来的,带来的伤害和负能量,也是无法挽回的。
所以,“不说”,要做到这个,就得像我这次在高架上开车那样,高架上开车,这个外力阻隔了我的心绪变化到嘴巴输出的过程,给了我时间,过程变成这样的了:信息接受-->心绪变化-->大脑反应思考-->嘴巴输出。
“不说”,是最好的修养。每次在接受到外界信息时,管住自己的嘴巴,给大脑一些时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