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每天写1000字@IT·互联网
你的朋友圈该如何设置隐私?最近三天、半年还是全部?

你的朋友圈该如何设置隐私?最近三天、半年还是全部?

作者: 罗艾薇 | 来源:发表于2017-04-22 08:53 被阅读0次

文|罗艾薇

图|罗艾薇


前几天,是朋友圈发布五周年。

我是在我闺蜜还有我哥的怂恿下开始使用微信。手机下载微信后,我省了好多跨洋电话费,和亲朋好友之间的感情距离也大大缩短了。

在这之前,我一直坚持过着英国田园原生态生活,闲暇在花园浇花,去湖边看天鹅,到海边挖沙子。只是偶尔在新浪博客和微博分享伦敦日常和旅途点滴。

有了微信,我不怎么玩新浪了,变成喜欢在朋友圈分享生活,关注自己在乎的人。我身边的人也从别的社交媒体挪步微信了。

大家在微信显得更活泼,因为微信就像社交软件里的傻瓜机,好用呀。

★★

朋友圈的一切生活从照片开始。

第一年,大家最爱晒食物。每次看到家乡菜,我直流哈喇子。

这起源于“民以食为天”是微信初创团队的文化精髓。朋友圈可是无数碗桂林米粉熬出来的神话。

四年前,微信创始团队11人每日在广州加班到凌晨4点就去吃桂林米粉,就连情人节的夜晚也一起加班吃桂林米粉。

最后,项目结束,“技术猿”都学会做桂林米粉了。

第二年,朋友喜欢晒恩爱、晒心情。不知道多少人发了新的又把旧的删掉,反反复复。

第三年,流行晒娃,刷屏晒。

娃娃是可爱,可一天连发几十张,并且娃都长一样,真让没娃的人吃不消。

接着一个个10万+帖子刷爆朋友圈,投诉审美疲劳,妈妈们总算收敛了不少。

第四年,各种旅游照必晒,尤其是逢年过节高峰期。

这年头谁放假不近点旅个游,远点出个国,朋友圈生活就显得抠抠搜搜了。

第五年,朋友圈变得励志了。

微商小广告应接不暇,微商已经代替淘宝成为2016年草根创业趋势。

多数人也习惯了用朋友圈树立自己的个人品牌形象。例如,企业家晒峰会晒名人合影,牙医律师晒专业知识,模特网红晒“照骗”,平凡人晒诗意生活(比如我)......

连00后、90后女生都喊着要做少女心和野心并存的人。

朋友圈负面失意的真心句子少了,大家仿佛都学会了做不动声色的大人。

★★★

最近朋友圈增加了一项新功能,用户可以自行设置显示最近三天、半年或全部朋友圈生活。

“最近三天”顾名思义,只显示你最近三天的朋友圈。如果你三天没发图文,就会显示你的朋友圈是空的。

有两种朋友设成“最近三天”,我比较容易理解:

第一:少数心理素质薄弱导致心情飘忽不定的朋友。

第二:不喜欢被外界打扰,不想过多分享私生活,可又按耐不住想分享的小性子,忍不住刷把存在感的幼稚鬼。

我有个漂亮的闺蜜从来不发朋友圈,可每次去哪玩穿得特好看必给我私发照片。

分享欲望是人的原始欲望之一,可以获得优越的快感。就好像你考试拿了第一名,却不能和身边任何一个人分享喜悦,会憋死。

可是,我发现我圈子里好多企业老总、律师和精英专业人士都选了“最近三天“。

忽有忽无,不会显得精神不稳定吗?照理说,这些高情商、高智商的社会成功人士应该已经修炼成风动、树动、心不动的境界呀。

我挺好奇,于是请教了一下几位成功人士。我归总了一下答案,终于参悟得道了:

首先,关注你的人只需要几个小时,最长不超过一天就能看到你发的信息。

其次,有价值的信息过期不候。

再次,不轻易让人了解自己的过去,不暴露自己的圈子和弱点。

最后,保障了自己的隐私和安全。

★★★★

我选了“最近半年”。

为什么呀?

因为这半年我过得最好啊。

半年之前,

被前老板耍的日子告别了;

穿搭配饰都过季了(It's so last season);

去过的地方也不新鲜了;

就连喜欢的人也从白子画变成夜华......

像我这种时刻叮嘱自己不往回看的死个性,一定要删掉我过得不好的证据呀。

现在的我,是经过半年努力变得更好的我。

更何况,有闲时间能把你朋友圈从半年前起翻个底朝天的朋友,说不定是个偷窥狂。

现在好了,我不用把半年前发的帖子一个个设成私密照片。

★★★★★

显示朋友圈"全部"的朋友,要不是最没心机的人,就是最洒脱的人,抱着无所谓的分享心态。

还有可能是,嘿嘿,他还没发现有这个功能。

还有关闭朋友圈的人。我有好几个朋友发过“离开朋友圈”这样的声明,圈里大家反应都很关心为什么?原因无非是注重健康或回归生活,结果用不了多久他们就回归朋友圈了。适应现代社交媒体的发展,不过是人类不得不与时俱进的一种表现而已。淡出容易,退出难。

至于把你完全屏蔽或者删除的人,不必在乎了,正好节省社交资源,把时间花在真正值得你关心的人身上。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你的朋友圈该如何设置隐私?最近三天、半年还是全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hzjz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