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自我调节的一般模型
1.三个步骤:目标选择、行动准备、行为控制环路
2.三种与自我有关的现象
A 自我效能感(对自身是否成功的信念)
B 可能自我(对自己将来的看法)
C 自我意识(促使个体将当前状态与某一相关标准比较,进而产生积极或消极情绪)
二、自我与自我调节
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是如何影响其行为的?
三、几种影响人们任务成绩的思考和感受自身的方式
1.防御性悲观主义
可以减少焦虑感。
2.目标定向
表现目标:目的是为了表现能力,在自己和他人面前证明他们是聪明和有能力的。
学习目标:目的是培养能力,为了获得知识、技能以及个人成长和发展。
具有表现目标者持有的是智力的实体理论,把智力看做是固定不变的。
具有学习目标者持有的是智力的递增理论,把智力看做是流动的和可塑的。
具有表现目标者逃避困难,具有学习目标者勇于挑战。
3.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
具有内部动机的个体出于个人原因而努力
具有外部动机的个体为了得到外部奖励而努力。
外部动机削弱了任务表现,破坏内
四、自我调节的失败
1.过分缺乏自我意识的消极影响
自我意识很低时,人们很难用高道德标准要求自己。去个性化会出现道德松弛,攻击性提高。(乌合之众)
酒精会降低自我意识,导致自我调节失败。
2.过度自我意识的消极作用
阻塞:很想表现出色却无法表现出最佳状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