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学写律诗?

作者: 诗之源 | 来源:发表于2018-05-19 08:54 被阅读90次

    怎样学写律诗?

    ⒈写律诗之前,必须学会对仗,因此要掌握有关对仗的基本知识,从两字对开始练习,到三字对、四字对、五字对、七字对,直到学会为止。在练习过程中,可请内行的指教。

    ⒉写律诗之前,最好先写绝句,绝句学会了,再写律诗就比较容易了;也可以先写古风(如李白的《将进酒》、《行路难》、《蜀道难》等),以练习写作。不要写那些不合格律的诗。

    ⒊喜怒哀乐,皆可入诗。有感就写。初写律诗,可先按照“起承转合”的布局,写些风景诗,而后扩大范围,写“书怀”、“怀古”、“会友”、“思亲”等等诗。

    ⒋初写律诗时,可以先不计较平仄,待写好初稿后,再按格律要求调整不合律处;或用倒装句,或用同义词代替,或参考《诗韵合璧》及有关书籍,更换词语,或进一步诵读古今优秀的律诗,搁置几日后再推敲修改,这样会推动作者动脑筋,往往能写出更好的诗句来。

    ⒌写好律诗初稿,请里手行家当面评议,收效更大。

    总之,律诗既讲究平仄,又讲究对仗;既讲究押韵,又讲究章法,故写作较难。但是,只要有决心并能向内行人请教,只要认真钻研有关诗词写作的指导书籍,并且持之以恒,是可以学会写律诗的。

    律诗的形式与特点

    一、律诗的形式 可分为五言律诗(简称“五律”)、七言律诗(简称“七律”)和排律(或称“长律”)三种。律诗的格律非常严谨,在句数、字数、押韵、平仄、对仗各方面,都有严格的规定。兹就五律和七律说明于下:

    ⒈每首限定八句:五律规定每句五字,全首共40字;七律规定每句七字,全首56字。

    ⒉限定用平声韵,而且一韵到底,中间不得换韵。五律以首句不入韵为正例,入韵为变例;七律以首句入韵为正例,不入韵为变例。

    ⒊每句的句式和字的平仄,都有规定:讲究粘和对。

    ⒋每首中间两联必须用对仗,这是律诗的主要特点。其他两联用不用对仗?自便。

    排律是律诗的延长。至少十句以上。关于排律的韵数,多用整数,例如十韵、二十韵、三十韵……一百韵(二百句)等;有些排律的韵数不是整数,如二十四韵、三十六韵等。排律以两句为一韵。除首尾两联外,一律用对仗。

    二、律诗各联的名称与特点 一首律诗共四联(两句为一联),第一联称“首联”(或起联),第二联称“颔联”,第三联称“颈联”,第四联称“尾联”(或结联)。律诗的容量比绝句增加了一倍,所以可写更多的事和景,可抒更多更细致的情感。“它散中有整,常中有变,对仗工整,内容充实”;五律显得简短,朴直,有力;七律显得畅达、悠扬、纡徐。律诗既讲平仄、押韵,又讲对仗,故写作较难。但历代文人深入探求,写出了许多名篇名句,扣人心弦,流传千古,充实了我国诗歌的宝库。

    【注】

    ⒈此外,还有三韵小律诗和六言律诗,均极为少见。

    ⒉律诗的别体:首联和颈联(或颔联)用对仗者,旧称“偷春格”;只用联(颈联)对仗者,旧称“蜂腰体”。律诗定型以后,此别体亦少见。

    格律诗的写作技巧

    一、每句第一个字的平仄选取技巧

    律诗有8句,每一句的第一个字加在一起就是8个字。

    这8个字的平仄以“4平4仄交叉选用”“3平5仄或5平3仄交叉选用”为佳,

    不到万不得已时,尽量避免“2平6仄或者6平2仄交叉选用

    最好不要选用“1平7仄或7平1仄”更不能“8个都是平或者8个都是仄”。

    理由是为了格律的和谐。

    二、非韵句的四声递用技巧

    非韵句是指律诗中尾字不押韵的句子。

    以律诗的四种格式来分,首句为最后字仄的格式中非韵句有4个,即第1、3、5、7句;

    四声递用的意思是,非韵句中最后一个字(肯定是仄声字),在选用上、去、入的仄声时,相邻的仄声字,最好不要在同一个声部里。

    比如第一句最后一个字选用了去声,那么第三句最后一个字最好不要再选用去声字,你可以选用上声字或者去声字。

    同理,凡是相邻的非韵句最后一个字在选声部时都要交错开选用。

    一首诗中的非韵句最后一个字仄声部的选用最好是按照上、去、入声部这样递进选用。

    即使达不到最佳,也要交错开来。

    三、对仗句的词性位置技巧

    一首诗中的非韵句最后一个字仄声部的选用最好是按照上、去、入声部这样递进选用。这个技巧就是: 要注意,诗写时尽量不使用词组。结合主题,可以在名词(一个字)前,加形容词来增加力度。

    另外: 颌联和颈联相对应来看,同一位置的字的词性,要避免重复。举例:

    颌联:X名词XXX动词X,XXXXXXX。

    颈联:X非名XXX非动X,XXXXXXX。

    其它位置也同理。如果相同的位置上使用的词性也相同,就犯了“四言一法”的毛病。

    这种要求,是为了诗句生动,不至于句式呆板。所以请大家在读唐诗时注意一下。这个技巧在五律中更应该值得注意.在对仗句中要避免“合掌”“正对”。

    先说“合掌”

    “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便是合掌。

    联中“豪杰”与“英雄”同属人物门类。两者相对似乎“最工”,但细加考察,两者皆指才能勇武过人者。今有合成词“英豪”和“英杰”。这就犯了“合掌”的毛病。 又如“狂澜滚滚侵江岸,猛浪滔滔撼海峤”。“浪”“澜”皆属地理门类,但两者同义反复,亦属“合掌”。

    合掌乃诗家大忌,必须避免。因为律诗不是散文,律诗字数很少,却要表达很多意思,你不要用14个字来反复表达相同的一个思想吧。所以忌讳合掌.

    另外还有种:类概念的事物与种概念的事物。

    “类概念”指包含小概念的大概念。“种概念”指被大概念包含着的小概念。

    例如,常见对仗联“华夏风光好,衡州气象新”之类。“华夏”与“衡州”虽同属地理门类,但“华夏”是大概念,“衡州”是小概念。“华夏”涵盖“衡州”。形象说明便是:“衡州”好比小圆环,“华夏”好比大圆环,大圆环套着小圆环。那样对仗则被视为“不工”。

    接着说避免“正对”

    从虚字的对仗来看,古人虽未对虚字详细分类,但却提出了一个重要标准:“反对为优,正对为劣”。

    此处的“虚字”也依旧指除意义比较实的名词以外的动词、形容词、副词、方位词等;也就是说,虚字的对仗应该求其异而避其同,求其远而避其近。最好是反义相对,动静相对,高下相对。无论是对句还是诗境,能做到对都是比较优的。

    例如“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中”对“外”正好相反。

    “翠屏千仞合,丹嶂五丁开”“开”与“合”正好相反。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涌”对“垂”,动静相对。以上是“反对为优”的显例。

    我们再来看看“正对为劣”“流星透疏水,走月送浮云”“走”与“流”是近义词,属“正对”。那样,整句就走不出一个意境。“汲水疑山动,扬帆觉岸行”“行”与“动”是近义词,亦属“正对”。

    转自:湖南省诗词协会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怎样学写律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ilod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