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各位简友、师兄、道友端午节安康~奉上拙作几首助兴,聊博一笑^_^
1.筒粽(平水韵一东,仿诗经)
东有疏桐,临风葱茏,
粽叶萋萋,施于城东。
独瞻汨罗,江天濛濛,
夙夜悄悄,心也忡忡。
采彼粽叶,黍豆为丰,
娈兮故人,独在城东,
未及偕老,往日已空。
黍豆炊成,祀君江中。
伐彼疏桐,焚以蒿蓬,
思谁琴瑟,独望楚宫。
2.菖蒲歌(平水韵二冬,仿楚辞)
逢佳节兮忆佳人,
人匆匆兮水淙淙。
采香蒲兮涉汀渚,
思佳人兮渺无踪。
朝有云兮暮成雨,
春疏兰兮冬拾松。
饮薄酒兮思愈浓,
盼消息兮寄晚钟。
3.醉蒲酒(平水韵三江,仿汉乐府)
小雨斜浅江,闲花落轩窗。
独坐思过往,别离一桩桩。
少年醉蒲酒,芳兰浴满缸。
中年自漂泊,已作南北腔。
4.端午宴(平水韵四支,仿唐诗)
细葛寒衣轻胜雪,
豪门肉粽溢浓脂。
罗裙舞罢杯酒浅,
野艾青青自心怡。
5.少年游(平水韵五微,仿宋词)
清风向晚拂轻衣,往事总依稀。
故园梦里,酒酣人去,歌尽尽筵几。
人间参半凉和暖,终使两相依。
闲看风云,酒杯深浅,笑对少年讥。
6.端午闲情(平水韵六鱼,回文诗)
正读:
徐徐风暖摇红蕖,
疏雨默语墨与书。
茹艾香风熏草庐,
渔尽歌尽歌尽鱼。
回读:
鱼尽歌尽歌尽渔,
庐草熏风香艾茹。
书与墨语默雨疏,
蕖红摇暖风徐徐。
后记:
贫道窃以为现代汉语是古代文吏的糟粕的承袭,而非文人的文化精髓的传承。是故现代公务员和官僚用起来得心应手,打起官腔来头头是道。
现代汉语同时是殖民文化的附庸,其语法结构借助西方语言的语法结构,以致古汉语的意象性被消解,故而古诗词的意象性思维不能在现代汉语作为工具的现代思维中被充分展现。
所以,脱离了思想文化背景,现代人写的古诗词,永远只可能被叫做仿写,算作是古风诗歌。
如此说来,当代人学写古诗词,除了对格律对仗这些基本知识加以了解,除了诵读一定量的古诗词,可有捷径能走?
当然有啊!
写作都可以有几十天的课程教人学会了,难道诗词就不能速成?这没天理吧?
我的就是速成的,上面这几首狗屁不通的诗词就是速成的。
怎么速成?
我从小学六年级就开始学习写古诗词,不断阅读和练习,如今将近二十个冬夏了。自以为是地认为自己摸到了门槛了。
能用二十年时间摸到门槛,真心是太快了!
那么,我是怎样用二十年的时间速成古诗词写作的?
首先,所谓诗人,从来不是古人的职责。诗人首先是读书人,也就是后来被贬称臭老九的人。他们的特殊社会地位让他们有了激烈的内心感受,故而述诸诗词,以求抒发。
就连那王梵志都首先是个僧人呢。读书人的文,是一种理。这种理,牵涉着社会整体的群体关系,牵涉着文化中传承下来的价值取向。
这些,是诗词之外的功夫。没有这些功夫,人就找不到自己的心,没有心的人写不出用心的诗词。
所以,这速成诗词,必须要阅读古代思想典籍,并加以修习。反正贫道学生时代就是别人眼中的怪胎。
其次,是意象。
这方面入手容易。因为有当代中国心理学技术的途径可以取巧。就是意象对话技术啦。
当你有了思想感情,别用言语去指代它,而是要让它在心中自然生成心理形象。没有意象,何来意境可言?
最后,就是大家都知道的,多读多写。
简单吧?就三个点,短短二十年,速成古诗词写作!
话说回来,我资质有限,读书特别慢,还记不住。所以各位简友、师兄、道友应该比我学得快~
网友评论
现代汉语同时是殖民文化的附庸,其语法结构借助西方语言的语法结构,以致古汉语的意象性被消解,故而古诗词的意象性思维不能在现代汉语作为工具的现代思维中被充分展现。”
这段话袭击我的心!崖山之后无华夏,煤山之后无中华,洪天王与文革之后只有李洪志!
比较而言:我很为现代诗的写作悲哀,我感觉确如你所说,我们的现代汉语在白话文运动中有些被殖民了,弄得现代诗有些“洋泾浜”,失去了天然的韵律美,中国风的意象美。更有走到极端者,拼命学习西方的后现代、解构主义等等,把语汇拆得七零八落,让人感觉是在看一群词汇的尸体,令人作呕,举个也许是恰当的例子,鄙人认为现在那些小众的所谓诗刊,就具有典型性。那些所谓的诗人们,拼命比试谁的诗更诘屈聱牙,谁的诗更晦涩难懂!以此为傲,以此为荣!呜呼,其不知他们离普罗大众越来越远,终会被抛弃吗?试问:唐诗宋词有多少首让当时的老百姓看不懂?如果当时的老百姓看不懂,它们能流传至今吗?
有感于此:我对现在那些无病呻吟,卖弄文字技巧,假装高深的所谓诗人是鄙夷的,因为他们严重脱离了中华诗词“赋比兴”的意韵,一咏三叹的格局,悲天悯人的情怀!
说多了,仅当探讨,见笑😊
关于你的端午诗词,虽有笔在意先之嫌,但因为你的积淀在那,只能令现代大多数写古诗词之人(包括我在内)高山仰止。
对啊!很赞同您说的!
我喜欢你的诗,就是因为读起来舒畅,意思通达,情感鲜明,新诗就该如此,如此诗才活了~这样的诗不矫情,是真性情,这种境界放到古诗词中,也是上品。这样写诗,才是炼意在炼字之先呢。
现在很多人写仿古的诗词,就为仿古而仿古,反而仿得不像了。古人也不是刻意要写那种调调的东西,大多是情思到了,直接写出来的就是了😀不过我写的这几首,也仍然太过刻意了😂毕竟没有古人的语境了~~
喜欢
小猪也幸福安康
诗挺够味。 就是觉得那首乐府诗不太像印象中的啊? 提起乐府我直觉第一是浅白活波、第二是比喻比兴。应该写个少女和情郎相互喂粽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