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气:
只有认为自己是有价值的时候,人才会拥有勇气。
人在有力量的时候,才会拥有勇气。
虚荣心
①有虚荣心的人,总会抱有一种敌意,就是想要找到他人的攻击点,攻击别人的价值与重要性,要把他人打得落花流水,才能获得优越感。
他们时刻准备嘲笑和指责别人,自以为是的批判所有人,通过贬低他人的价值,获得相对的优越感,他们内心藏有脆弱的感情或劣等感。
这类人会经常表现出轻蔑,侮辱,称其为价值贬低倾向。
对他们来讲,认可他人的价值等于是对他们个人的变相侮辱。正因为他们深知自己不够优越,只能努力强调自己的长处,装出一副看上去比别人强的架势,为了达到这一点,他们决定采用贬低别人价值的手段。
歧视,欺负等行为,是来自价值贬低倾向,贬低他人价值的时候,是变相炫耀自己的优秀。
②虚荣心在谁身上都能发现,没有人能摆脱虚荣心,谁都会多多少少带着这种倾向。
③有虚荣心的人,总是想被人认可。介意自己会给他人留下什么印象,他人又是如何看待自己。
介意自己被看成是什么人,便会失去与人生的关联,与现实的接触。
想得到别人认可,追求个人的力量与优越感的人,实际上内心抱有很强的劣等感。
真正优秀的人,根本不会感到被人认可的需要性,也不会向别人炫耀自己的优秀,但是有虚荣心的人,为了确定自己是有力量的,且优秀的,必须有他人对自己的接受、评价、认可。他们无法活出现实中的自己,也会失去与现实的交点。
④有虚荣心的人,还喜欢把自己的失败怪罪于他人,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们想以此逃离该处理解决的课题。
⑤还有一种人,不是靠贬低他者的价值变相提高自身价值,而是借助他人的价值和权威,采取傲慢态度。
⑥人只要放下虚荣心,选择一种踏踏实实的生活方式和性格,就不会在意他人的看法,也不会受到他人影响,要做到这一点,可以先做到用现实中的自己代替活在可能性中的自己,接受现在的自己。能够做到这一点,就已经是巨大进步。
提倡不迎合别人,不介意别人的评价,不成为别人所期待的人,即可以保持“原生态”的自己,这并不等于提倡放任不管。保持原生态的另一个含义是从存在层面上说。我们需要“付出努力,使他人对自己产生好感”
虚荣心太强了,以后人就会只关心自己,他人早已被他抛到了脑后,他会忘记人生要求他所做的事,也不再关心作为一个人,要为人生做些什么,一心想成为关注焦点,被宠坏的孩子不会考虑他人,只会在意别人怎么看待自己,只对自己感兴趣。“为他人做什么?”正是我们前面所说的活动性
怎么样才能不再去关注和在意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彻底放下被认可的欲求呢?怎么样才能彻底摆脱虚荣心?在于对他人感兴趣,关心他人,给予他人。
考虑他者一心谋他人利益,那我们自身的利益怎么办?不会受到影响吗?的确,给予是重要的人品之一,但是不能过度。
人真的想关心他人,想为公共目的而有所作为的话,首先就要照顾好自己。如果给予这件事有一定意义的话,那首先我们自身就得具备这种可给予他人的东西。
归属感
对还没有做好准备的孩子来讲,一般的社会行为有可能扭曲他们对人生的看法和见解。孩子会认为事情处处都是危险。不能过度煽动孩子们产生不安感。
归属感:感觉到自己可以呆在某处,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归属感,是人类最基本而最大的欲求。
抱有共同体感觉是指对他人抱有关心。改变一个只对自己感兴趣的人,让他们变得也对他人感兴趣的重要性,我们必把对自己的关心改为对他者的关心。
具有共同体感觉的人会和他人合作,也会为他人做贡献。需靠有意识的培养才能开花结果。
战争不是人类的本性。
如果想一起开心生活,就要彼此将对方视为对等人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