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在日更的第二百三十五天,在最近写的小说已连载了十篇以后,我忽然想停下来了。
当然直接原因是情绪问题,昨天下午我又被已辞退的护工激怒了。
去看望妈妈时,护工姐姐告诉我,她带着妈妈出去放风时,生活区里的一位老太太告诉她,原来那个护工和老太太闲聊时,用了极肮脏的字眼来骂我和妈妈。
我无法把那样的字眼写出来,联想到她的种种恶行,我又一次愤恨到了极点,怎么会有这么恶毒的人呢?
护工姐姐又说起生活区物业最近搞整顿,她种在花园里的韭菜和黄瓜被要求拿走。听到这儿,我主动说,我带走吧,放在家里的露天阳台上养着的。护工姐姐挺高兴地说,她刚在土里施了肥,小黄瓜一个连一个地结。
于是在离开娘家时,我在护工姐姐的帮助下,把种在两大泡沫箱里的韭菜和一个巨无霸花盆里的黄瓜,搬到电梯里,运到地下停车场。我已通知先生,他开车来接我。
等我费了好大劲,把几大盆连拖带拉至过道时,先生来了,我自豪地指给他看那些鲜嫩,他却皱眉虎脸:“要这些东西干吗?怎么搬到楼上去?”
尽管他动手把花盆搬到了车的后备箱里,但嘴里却一直在嘟嘟。
坐在车里,我忍不住把原护工的恶言恶行告诉他,其实我只是想倾诉一下,他却开始上纲上线:“你都多大岁数了,看人的眼力还这么差,那个护工长得一脸横肉,一看就不是善良的人……”
他越说我越生气,马后炮就是这样吧,想当初,我一连找了好几个护工,都说干不了,好不容易找着个五大三粗愿意干的,谁知她是这样的!还有,冒着酷暑,我一趟又一趟地去看老妈,我容易吗?
回到家已是七点多了,随便吃了点东西,这时想起寻虎老师晚上八点有个点评会。加入老师的这个学习群是最近两天的事,一个偶然的机会看了老师的文章《葡萄牙病人》,写了一句感想,老师就加了我,并邀请进了这个学习群。
按老师的要求,我大着胆子,把最近写的小说取了前天那一篇发到了群里。这一篇是我写得比较用心和用力的,我希望通过老师的点评,对以后的写作方式和方向有个把握。
老师在点评中,指出我写的小说存在“套路化”的问题,还有“展开以对话带动,很乏力,应让作品自身推动”的问题,另外,建议“写短篇,夯实好了,再写长篇”。
老师说的都是对的,我知道。
本来写这篇小说,只是灵光一闪的事情,原来只想写五六个章节,没想到一写就收不住了。
老师还分享了村上春树说的一句话——“在写小说时我并不知道故事后续将如何发展,也不知道它会怎么结尾。作为作家,我见证了故事的发展过程。”
在写的过程中,我其实一直记得自己给小说中的主角设定的结局,时刻告诉自己不要脱离初衷,虽然写着写着,有一些不在设想中的情节注入了笔下,但现在依然在可控范围内,我仍然明晰下一步故事的走向。
现在我知道了,这,其实也容易陷入一个套路。但,让我“见证故事的发展过程”,我的功力还远远达不到。
综上种种,今天就必须要停下来,我甚至在想,是不是到了就此停笔的时候。
其实任何的决定都是日积月累而成,只不过是一个契机促成了它的呈现。
我在反思:我到底为什么要写作,尤其是日更?
当家人不能与你共情的时候,当你看看平台的日更排行榜,排在首位的写作者资产不过如此的时候,当你发现自己并没有成名成家的远大抱负的时候,当年龄渐长力不从心的时候,甚至,当天气很热心情很烦的时候,还能认真地日更,那是真的热爱,无所图的纯粹的热爱。
真的,日更不难,坚持原创的日更也不难,难就难在,始终认真地日更。
这二百多天来,我基本上做到了认真地日更。我一直秉持这么一个原则:要么不写,写就认真地写。
可现在,我问自己,还要不要继续?
我目前除了简书,还有一个平台,平时的关注点,以简书为主,另一个为次。中午我拿起手机,在某人面前扬言,要将那一个次要的平台里的文章全部删除,某人说了一句:还不如将账号注销。
“好,我现在就将它注销!”
“先吃饭,吃完后我帮你注销。”
不,我现在就要行动。于是,我在他面前进行“账号注销”操作,并对平台的“温馨提示”,点了“确认”,却被告知“存在未妥善处理数据,不满足注销条件”。
为什么,我看到这一条,却在心里长舒了一口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