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手机上写文读文最费什么?是眼睛。
从去年9月份参加007,我开始用手机在简书里写作,不到一年的时间,写了260篇文章,30万字。可是那曾经1.5~2.0视力的眼睛,现在必须戴上老花镜才能看清楚屏幕上的字,更别说字体太小的纸书了。按照这个速度,我很快就会瞎了。那我怎么办?这个问题这段时间一直困惑着我。
昨天去了图书馆,找到了叫“大活字本”的一系列丛书。
什么叫“大活字”?日本把印出来的文字称“活字”(起源于中国的活字印刷),那么“大活字”就是指印刷出来的字体是“大”的(Large- print)。
这“Large- print”的历史要追溯到19世纪初,美国为了弱视儿童发行了36point的字体的图书,后来改成18~24point。日本是在1996年成立了大活字书出版社,有大活字文化普及协会(非营利性组织)负责推广。所以“大活字”书就是为了老人、视力障碍者(弱视者)阅读铅字方便而出版的。
但是,“大活字”的印刷字体大,需要的纸张数增加,成本提高了,发行量却跟不上去,如果不是政府部门的补助和推广,几乎所有的出版社都不愿意接这种活。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大活字”书的出现反映了这个国家的社会福利制度的完善与否。
但是因为成本太高,所以一本“大活字”书要比普通的印刷版本贵上一倍的价格,这样它们的销售量就会受到很大的制约。还有一点,并不是所有的书都有“大活字”版,我所在的城市的图书馆大部分以历史书为主,我喜欢的作家只有村上春树,东野圭吾,渡边淳一,松本清张几个。也许还有其他的,只是我不知道罢了。每一位作家的作品也不是全有,仅仅是代表作而已。
我从图书馆借了几本“大活字”书,它们是这样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24809263/c499d86a51ee7747.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24809263/aedaa2365d3c370e.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24809263/3d245ee7f834cc08.jpg)
如图所示,这“大活字”书就是这样的霸气。
再回过头来说如今。自从有了手机,我们可以在手机上完成很多事情,除了写文读文以外,还可以使用各种app听书和语音输入。昨天有位叫秋水的简友提到了Kendle读书器,她说可以放大可以遮屏。她没说完我就想买了。
一段时间专注做一件事情,总是要付出点什么。我在简书里用手机码字,这最大的代价就是眼睛花得厉害。希望以后善待它,不要用得太狠,我可不想我美丽的大眼睛有一天真的废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