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而上学》是亚里士多德重要的哲学著作,全书共14卷。亚里士多德对理论学科划分为三类:自然哲学、数学及科学知识和第一哲学。而第一哲学正是这本书论述的内容。
希腊哲学家巴门尼德提出“是”和“不是”两条认识路线,即真理之路和意见之路,以区别“真”与“假”。柏拉图继承和发展了这一思想,提出了“相”和具体事物的两个世界的相论,在他的著作《巴门尼德篇》和《智者篇》对“是”和“不是”的关系进行了专门的研究论述。亚里士多德将“是”作为其哲学的核心范畴,在第四、六卷专门研究了“作为是的是”的学问,是其形而上学思想的主要内容,被称为“第一哲学”。
关于“是”的研究学说,后来被称为“本体论”。“作为是的是”这个术语,在大部分书中被译为“作为存在的存在”,也就是“是”和“存在”的两种译法。如苗力田翻译的《亚里士多德全集》第七卷中译为“存在”,而在汪子嵩等人所著的《希腊哲学史》第三卷中译为“是”。本人通过对多本书的阅读,虽然“存在”这个术语基本占主导地位,但在看了《希腊哲学史》中关于对“是”和“存在”两词用语的分析,对“是”和“存在”的不同意义有了深入体会。在印欧语系的语言中,以系词连接主词和宾词是语句的基本结构,这个系词没有统一译法,兼有“在”、“有”、“是”的三合一的意义,但在现代汉语中.“在”、“有”和“是”却是完全不同意义的词,作不同的用法。其中,“有”和“存在”还多少有些相通;但“存在”和“是”却完全不同。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这篇著作中强调的是逻辑和哲学的求“真”意义,显然用词“是”基本能够表达出“真”的实质的。亚里士多德在第二卷第一章中明确提出哲学的目的是求“真”:“将哲学称作求真的知识是正确的。思辨(论理)知识以求真为目的,实践知识以行动为目的。……那些构成‘永远是的’的原因必然是永远真的,因为它们不只是有时是真的;也没有任何东西是它们是什么的原因,它们是其他东西之所以‘是’的原因。因此,是和真是一致的”。而“存在”只能说是实在的却不能说它是真的,用“存在”来表述“真”,在用语上不通顺且不能准确理解其哲学含义。亚里士多德创立的逻辑学,在命题中构成的推理和论证的真和假,都离不开系词“是”和“不是”,在三段论的各种格式中肯定、否定、全称、特称命题都用“是”和“不是”来表示的,显然不能译为“存在”和“不存在”。
亚里士多德的“是”,具有巴门尼德当初提出的“是”的两方面意思:一方面包含一切,具有普遍共同性;另一方面“是”与变动的现象对立,是永恒不变的真实的东西,所以是完善的;而且巴门尼德的“是”是从克赛诺芬尼以神的概念即物生无灭“一”的观点发展过来的,所以也带神圣性。亚里士多德的“是”和“作为是的是”,还具有柏拉图“相”思想的意义。
亚里士多德在第四卷第一章对“作为是的是”进行了概括性地说明,是“研究那些由它自身依存于它的东西。”而其他科学即“各种号称特殊的学问却不是这样,因为别的学问没有一种是普遍地研究‘作为是的是’的,它们是截取‘是’的某个部分,研究这个部分的属性,例如数学就是这样做的。”从中可以领会到将“作为是的是”的学问(哲学)与其他特殊科学的关系为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作为是的是”是在“寻求本原和最根本的原因”即“最初的原因”,是普遍的,是“是”的普遍性;而每个具体的“是”都有两个方面,即有普遍性,又有自己的特殊性;普遍性在特殊性之中,是不和特殊分离的。
总之,形而上学的根本问题就是讨论“是”(“存在”),人类的悟性不但能够超越“感官”接触到个别事物,而且能够层层提升自己认知的对象,到达所有“是”的最终抽象,以及最后归类到“作为是的是”,这就是亚里士多德所追求和创立的“第一哲学”的最终目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