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发生在洛阳,有群众报警说,一个小男孩被扔在高速入口。
等民警到达场后才问清楚来龙去脉。原来男孩因为考试没达到预期的95分以上,妈妈一气之下将其扔下。
民警本来以为只是妈妈的一时气愤,便给这位男孩妈妈打电话,进行劝解,谁知道这位妈妈非常坚持:就算坐牢也不要他了。
而最后,孩子的母亲一直没有露面,最后男孩只能被叔叔接回家。
“如果期末考不到95分以上,我就不要你了。”很多父母都喜欢对孩子这样恐吓,可是威胁孩子,真的是为他们好吗?
1)“你要是再看,我就不要了”
周末去公园,出门的时候看到一对母子。妈妈也就三十来岁,孩子四五岁吧。
小男孩紧紧牵着妈妈的手,但是小脑袋总是盯着旁边的一条溪水。
我走在路面,也感受到了小孩子对这条小溪充满了好奇:
它从哪里来的?要去哪里?孩子心里一定很好奇。
可是结果妈妈看都不看孩子一眼,感觉到他对小溪好奇,便吓唬孩子:
“你要是再看,我就不要你了。”
????
说好的培养孩子的求知欲呢?
中国的父母就喜欢这种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
这位妈妈也许只是担心孩子在自己不注意的时候跑去玩水遇到危险,但就不能好好说吗?
威逼胁迫,动不动就是“你要是再这样我就不要了”“你再不听话我就让警察把你抓走了”“你要是再不睡觉,我就给你打针了。”
他们总是要用一种恐怖的东西来控制自己的孩子,以为孩子就像奴隶一样,可以靠着镇压去统治去管理。
但奴隶也会发动暴动啊,更不要说一个越来越开阔独立的个人,他需要起码的尊重和爱护。
2)该抱紧的时候,你却推开了他
很多80、90的朋友们,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特别缺乏安全感。
之前看过很多女孩被性侵的故事,基本上都是熟人作案,而且很多都是几年、甚至几十年,家里人毫不知情。
很多女孩儿,回忆的时候,心理活动都是一样的:“不能让爸妈知道,他们知道会打死我的。”
在遇到人生最灰暗的时期,却找不到求助对象。
可是能怪谁呢?怪孩子吗?
他们早就知道自己的父母靠不住。
因为亲戚家的孩子和自己发生争执的时候,无论对错他们都会站在别人家的孩子旁边;
每次自己稍微做错点什么,他们问都不问就是一顿劈头盖脸的责骂;
在孩子的心里,从很早很早开始,父母就成了这个世界上最可怕、最容不下自己的人。
在这样的家庭里,面对这样的父母,如果是你,你,会求助还是隐瞒?
很多悲剧就是发生在这样的家庭,发生在这些身后无所依靠的孩子身上。
没有父母的关爱和支撑,孩子的成长,就会如此不堪一击。
3)孩子和父母的关系到底是什怎样的?
就像开头说到的那个把孩子扔在告诉公路的母亲,很多人也许觉得不可思议:
活生生的一个孩子,难道还比不过那些冰冷的分数吗?
其实问题的关键是,作为父母你把孩子当作什么。
当他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还是自己用来炫耀的工具?
当他是一个有选择权的对象,还是自己生命的延续?
当他是自由的还是被控制的?
很多父母其实是把孩子当作一个私人物品的,当然在中国人的观念里,老了,孩子还要给自己养老送终。
也就难怪,父母们喜欢比拼各家孩子的成绩,因为他们觉得孩子也是自己的一部分,孩子的成绩还,似乎就可以掩饰自己早以失败的人生。
就像《都挺好》中的倪大红扮演的苏父一样,在单位里窝囊了一辈子,最终靠着自己在美国的儿子,和当上总经理的女儿在曾经看不起他的同事面前“光荣”的争回了面子。
可是,这,真的光荣吗?
我觉得最推崇的亲子关系,应该像纪伯伦所说的那样:
你们的孩子,都不是你们的孩子,
乃是“生命”为自己所渴望的儿女。
他们是借你们而来,却不是从你们而来,
他们虽和你们同在,却不属于你们。
你们可以给他们以爱,却不可给他们以思想,
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你们可以荫庇他们的身体,却不能荫庇他们的灵魂,
因为他们的灵魂,是住在“明日”的宅中,那是你们在梦中也不能想见的。
你们可以努力去模仿他们,却不能使他们来像你们,
因为生命是不倒行的,也不与“昨日”一同停留。
你们是弓,你们的孩子是从弦上发出的生命的箭矢。
那射者在无穷之中看定了目标,也用神力将你们引满,使他的箭矢迅疾而遥远地射了出去。
让你们在射者手中的“弯曲”成为喜乐吧;
因为他爱那飞出的箭,也爱了那静止的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