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先“打破”自己,才能重组出更好的模样呈现给世界。——座座
座座在“内向者”系列的最后说过,一个人要懂得利用或改善自己的性格,就必须先做全面的【自我定位】
为什么要自我定位?
打个比方,你新认识了一些优秀的朋友,并把他们组建成了5人团队,开了一个新公司。
可是一年过去,业务没有多大起色,你团队里的人也对公司有诸多抱怨,埋怨自己的才干没有发挥出来,你给他们安排的工作 他们做起来也不顺心,公司一度无法往下发展。
你知道导致你公司停滞的最大内部因素是什么吗?没错,是“定位”。第一,你没有对自己以及5位成员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定位;第二,你也没有对整个公司和业务做出准确科学的定位。
你造成了什么后果?
1、你不了解自己的成员,比如他们擅长什么不适合什么;
2、你不知道成员的性格和行为特征,因此肯定也无法准确、有效地对待、管理5个成员;
3、你不知道如何正确、科学做分工,从而你也不会知道公司擅长做什么业务、特别需要改善哪个薄弱面......
所以,你和你手下的人、企业都陷入混乱、消极的恶性循环中。
定位目的
这其实就是在讲你自己——你不了解自己外化的、潜在的性格本质、行为特征,那你必定无法在无数选择中,精准选出那个真正喜欢的、适合的有利方向。
换言之,你连自己是谁都不知道,谈何发展?

误区注意:
不少人做定位,要不就靠空想默想,要不就是立马拿出一张白纸,列出自己的优缺点,一想自己擅长、喜欢什么,那个就是自己的定位了。
错!这样做的风险非常大,你很可能会因此错过你的最佳发展途径,或某些隐藏技能。既然决定了好好提升自我,那为什么不认真对待呢,对吧?
定位是一项非常讲究客观、全面的过程和行为,我们可以把它定义为一份【关于自我的研究报告】。就像一个企业,你应该也没见过哪个老板拿张草稿列个表格,定睛一看就定出企业发展规划的吧?
自我定位怎么做?
步骤一 :列 性格优、缺点
这是最基本的第一步,比较浅显,也容易总结。通常情况下,按照对自身的理解,总结出优点、缺点并不难。
可以多花几天,尽量求【细】,分为优点、缺点两栏,每个要点用序号标好。完成后,可以把这些要点做“再分类”,比如优点一栏的10个要点中,归类为理性类、人际类等等。
“一 种 本 能”:
有一个因素,会很大地影响“科学性”,需要注意:出于本能,人都有向好的潜在倾向——当你在列优缺点时,往往总想让优点尽可能多于缺点。
这时,可能会试图迷惑混淆、含糊其辞,甚至无中生有,让优点看起来比缺点多。但这样做出的罗列就毫无意义了。
我们要意识到——这个定位是写给自己看的,完全没必要讲面子,客观、诚实以对就最好了。你只有先把自己“打破”、“揉碎”,才能重组出更好看的样子呈现给外界。

步骤二 :列优、劣势
这一步需要你深入反思,建议你给自己一长段独处的安静时光,耐心做——
第一步,列出自己的爱好兴趣、特长技能;讨厌/反感/抵触什么、什么是你全力做了都做不好的事情。
第二步,结合“步骤一”列出的优缺点,分别进行加工转化,添加到优、劣势中。
步骤二的目的是:
明确自身拥有什么资源、发展机会,把时间花在高效、有潜力前景的方向上,而不必浪费在不擅长、不喜欢的方向上。

步骤三:得出结果
做了全面的基础性罗列、分类、梳理之后,就该做正式的【分析、定位】了。
分析定位前,先在心里默念n遍:扬长避短,扬长避短,扬长避短!
按照你所写的内容,定出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人际关系和交往模式、职业类型等。
座座的几个心得:
1、定位追求客观全面、反映本来面目——多花几天来做,每次都要抽出整段独处时间。
2、定位是指导你生活、发展的——你应该让定好的方向越来越准确、有价值,而不是浅尝辄止、中途易辙。
3、人是会变的,定位也随之变化,不可能一劳永逸——随时随地发现自己,挖掘新点,加入列表,改良定位,让这份定位和你越来越贴近、让你的方向越来越具体可行。

座座核心观点
【自我定位】是管理自我、规划自我的前提。
它不仅能指导你未来的发展,而且也能让你在寻求定位的过程中得到【思维提升】。
推荐阅读:
.
“插座计划”:时间管理、自律打卡、分享、倾听。评论或私聊座座 加入。
内容版权、原创自“心理插座”。欢迎转发,转发注明作者名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