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书笔记之三种自我状态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书笔记之三种自我状态

作者: 行动进行时 | 来源:发表于2022-03-02 22:06 被阅读0次

本书的苍鹭咨询师从心理学角度告诉我们,每个成人的人格的结构有三种状态,分别是父母、成人、儿童状态,这形成了自我状态的三位一体。今天,我们来整理归纳下这三种状态,请君对号入座。

“儿童自我状态”,是由我们童年残留的遗迹搭建而成,包含我们小时候体验过的所有情感。在刚出生时,我们只具备几种最基本的情感。幼年时,这些基本情感逐渐发展演变成更微妙、更复杂的行为模式,这些行为模式成为自我的核心,融为我们自身的一部分,定义了我们一生的行为。正因为这样,某些特定的情形和场景会激发我们的基本行为模式,让我们自动做出反应,所以我们会和小时候一样去行动和感受。具体的情形和场景因人而异。它包括自然型儿童和适应型儿童。

适应型儿童,通常会采取以下行为策略来释放愤怒,实际上就是用此来保护自己的防御机制。当成年人怄气、撒泼、郁闷或是厌烦的时候,实际上在无意识或无法控制地重演童年的行为模式。

“父母状态”包含了自出生起,我们从父母那里学到的所有价值观和道德观,还包含了对生活的评判标准,让我们借此判断是非对错。这些价值观来自父母,所以父母是最能左右我们行为的人。他们的言行塑造了我们童年的生活,也不可避免地对我们之后的人生产生影响。处于“父母自我状态”时,我们表现得正如自己的父母。每个人都有“父母状态”,这来自年幼时父母的言行和对待我们的方式。

当你处在“父母状态”时,基本上你不是在挑剔就是在教育别人。不管是哪种,你都在用言行重复从父母那里学来的观念和价值观,你会想证明给别人看,让别人接受你的观念和价值观。

“成人自我状态”是指我们用理性他们是我们最早接触的人,因此对我们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而不是情绪化的方式来行事。它让我们能应对此时此地正在发生的现实状况。在这个状态下,我们能计划、考虑、决定、行动,我们能理性而合理地行事。处于这个状态时,我们所有的知识和技能都能为自己所用,而不再被脑子里父母过去的声音所驱使,也不会被童年的情绪所围困。相反,我们能思考当下的状况,基于事实来决定要怎么做。

在成功的人生里,这三种状态都是必需的。它们已经演化了千百年,所以每一种状态肯定都很重要,都对生存有价值。但“成人状态”有它的特殊重要性。只有在“成人自我状态”里,才能学到关于自我的新知识。只有在这个时候,你才能思考当下的事情,评估自己的行为,或者倾听别人的看法。

在“成人状态”中需要艰辛的努力和刻意的思考。在另外两种状态时,像父母或儿童一样行事,几乎不需要去思考,因为我们知道要做什么、说什么。

认真读完,再对照自己,我们会震惊滴发现:在自己生活中真的有时是儿童,有时是父母,当然,可能也有成人自我状态,但,更多时候是不合格的,由此,我们真的要努力学着“长大成人”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书笔记之三种自我状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iwer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