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魔小舒
父亲是一个厚重的称谓,遗憾的是我的童年乃至整个青春对这个称呼始终有种触摸不到的神秘感。以至于我们的关系疼痛了我整个青葱年华。
――题记
亲爱的爸爸:
小时候我渴望能在您身边长大,很遗憾你把太多的注意力放在生儿子和盖房子上。长大后看着您盖好的一栋栋高楼大厦,我依然迷惑于家的概念。
为了得到您的爱和认可,我剔除自己的意识和思想,迎合您的心意,虽说是自愿的但也真是累。
偶尔过年回家您往我碗里夹红烧肉,我强忍着喉咙里快涌出来的恶心一口吞下那块肥肉。因为是您夹的,您大概都不知道我从不吃肥肉。
六岁那年去隔壁的小伙伴家玩。看到小伙伴坐在小板凳上替他爸洗脚,他认真的搓着他爸爸每一根脚丫子。
羡慕,嫉妒后留着泪转身跑开,再也没去过有父母陪伴的家庭玩过。
你大概不知道,同样的场景我心里预演过无数遍,那时候的我太渴望能陪在您身边,有机会帮您捶捶背,捏捏肩,向您撒撒娇。
可惜这样的预演一直延迟到16岁后。16岁的我已然成长成懵懂少女,多年的疏远让我失去跟您亲近的勇气和胆量。
面对您严肃的神情,我不敢冒然献出渴望已久的孝心,不敢造次向您撒娇索爱,甚至跟您正常交流都会让我惶恐不安。
我从不知道前半场的缺爱对我前30年的影响这么大。似乎没有得到过您的赞美和欣赏是前半生的魔咒。我无力挣脱,无法反抗,咒语降临后我狂躁,崩溃。
从噩梦中醒过来时已经到2018年1月7日,看着微信里一条条祝福,朋友圈满满都是对17年的挥别和对18年的规划。
这六年我是怎么度过的?我已经不记得,也不想再去回忆和追问。如果活着是一种勇气,那么我无疑是幸运的。
很长一段时间我愚昧的将自己遭受的一切归咎于原生环境。没有审视自己,反思悔悟,更不敢承认自己懦弱无能。
看着眼前这个两鬓霜华老人,愧疚感油然而生。我的满身菱角扎破了您多年的专制、傲气和傲骨,我以为自己终于有了对抗的勇气和胆量。
回头看才发现:我只不过是在赌您的仁慈和不忍。这样的博弈又怎会输?
应龙台曾对安德烈说:父母对于一个二十多岁的人而言,就像一栋旧房子:你住里面,它为你遮风挡雨,给你温暖和安全,但是房子就是房子,你不会和房子去说话,去沟通,去体贴它。搬家具时碰破了一个墙角,你也不会去说“对不起”。
这么多年,似乎习惯了您的专制和付出,所以便心安理得的享受着这份“理所应当”,对你的苦口婆心视若无睹,甚至在爆发的那一瞬间理直气壮的尖牙利嘴着。
应龙台说安德烈至少要等20年才会回过头,注视这座没有声音的老屋,发现它已残败衰弱,逐渐逐渐地走向人生的“无”、宇宙的“灭”。
我,是否该庆幸?
六年,沉淀在心底的苦楚竟酝酿出最本能的良知,天下无不是的父母。无论我曾经多么无知,无论您曾经多么专横,那份血脉里的亲情早已在彼此心里生了跟。
杨幂在《爱的供养》里有句歌词是这么唱的:我用尽一生一世将你供养,只期盼你停住流转的目光。
我们这么挑剔对方,“讨厌”对方难道不是期盼彼此目光能停注吗?
只是女娲缔造我们的时候在打瞌睡,所以忘了赐予我们最美好的东西。幸而,最终她老人家发现自己粗心,在31年后终于把爱与被爱的能力赐予我们。
这份迟到的恩赐让我学会剖析自己,审视自己,认清自己。让我学会收敛脾气,懂得心平气和,了解您的不易……
曾经看过这么一句话:别看这稻田里现在是满目疮痍,因为它刚刚收割过,明年你回来的时候,一定就是金黄黄的一片。
我看到,远方那片青葱在不久的将来也会金灿灿的,那是属于我们父女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