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个七零后第一次读八零后的青春小说,是画字儿的这本《混在985》。其实我从来没有读过校园青春小说,要不是因为我和作者之间有一种近乎本能的心灵呼应,我绝不会打开这本书。
书名给我一种“飘”的感觉,985是多难进的大学,你们却在里面“混”?在我的认知里,大学是用来努力的,不是混的。也许是时代属性,在我们读大学的时代,电脑和网络游戏还没有普及,没有社交软件,发e妹儿是我毕业之后才有的事,我们学习电脑制图得在纤尘不染的机房里进行,当学生们换上拖鞋进入那个神圣的白色教室之后,脚臭的气味渐渐从各个局部弥漫开来,快速占领整个房间。
所以我们那个时代的娱乐相对健康,就是打打台球,泡泡茶馆,看看录像电影,再好玩的事,也不至于让一个年轻人玩到不分昼夜。但事实证明,学校能给我们东西其实很有限,毕业之后才觉得好像的确是混了几年,从这点来看,作者比我拎得清,或者说八零后比七零后更早地认清了现实。
刚好我和作者都是艺术生,只是相差了十年。十年的变化是巨大的,我们身在其中不知不觉,当我读到这本小说时,才发现十年之后的校园是多么不同。这其中最令我感到意外的是同学间的地位和贫富悬殊以及毫不掩饰的物欲。
穿耐克鞋的可以把穿国产鞋的同学嘲讽致死;
出生优越的女生可以裹挟整个寝室的同学孤立贫困生;
一个既无才华也不努力的学生被老师和校领导各种吹捧,只因为他的父亲身居高位,这是他的特权也是牢笼,他永远没有机会知道自己究竟有什么能力,通过努力可以达到什么高度。可以看出作者具备深度的洞察力,世间没有什么绝对的幸运。
相比之下,我们那个时代的校园简直称得上清心寡欲。物质还没有多到拉开巨大的贫富差距,家境好的和不好的都其乐融融,没有物质上的歧视,更多的是专业上的各自用功,当然,也不乏勤工俭学的机会,有的人卖画有的人卖设计。
九十年代的艺术院校,有一种特殊的闯入者,一般是中年男性,穿着深蓝或灰扑扑的夹克衫,手里拎着一袋酒或者月饼或者一些说不清楚的东西,对他碰到的第一个学生模样的人说:“同学,能不能帮我设计一个包装?”或者“同学,能不能帮我设计个标志?”初创业的老板看上了学生的廉价收费,他们有了包装自家产品的意识,不知道是谁第一个发现了这条好路子,让我们这些靠父母供养的人初次尝到出卖手艺的甜头。
也许作者没有刻意去表现一个时代,只是记录了一个学校,一间寝室,某个时间段遇到的一些人的故事,很具体,很局部。我从中读到了一个时代,这个时代看起来活力十足,能量爆表,却价值观错乱近乎病态,对“物”的喜爱空前高涨,在欲望操控灵魂的边缘疯狂试探。
小说前半部分写了很多同龄人的遭遇,其中不乏狗血和惊悚,作者却像勾画一幅半写意半工笔的画一般,把狗血和惊悚写得清新脱俗。来自贫困地区的女生,被欲望操控,不意外地怀孕之后由当赤脚医生的父亲亲自操刀堕胎;荷尔蒙上头的退休教授用公园交谊舞和拉风的三轮车执着地追求青春和爱情;参加夜晚补习女生被几个民工猥亵,女生被男同学在厕所强行发生关系并杀害;软饭男始乱终弃;全村的骄傲家族的希望,因为一句嘲讽而放弃生命,这背后是对现实的绝望……
文中女主吕嘉是个立得住的人设,她有小虚荣,对生活品质有自己的要求,追求爱情纯粹又执着,却错付了感情。
不管是七零后还是八零后,普遍的家庭教育是缺乏人性的,最奇葩的情况是把下一代的感情生活弄得像体育竞赛,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动作,裁判没吹哨,不许有丝毫风吹草动,裁判一吹哨,就必须开始玩命谈恋爱并奔向终点。
以我们十几二十年被驯化养成的习惯来看,这个要求也不算太过分。假设父母人格健全,有五分理性,懂得一点教育下一代的智慧,那么子女完成这个规定动作问题不大。问题是这样完美的父母只在理论上存在,所以现实往往出现偏差。这个偏差导致了吕嘉的爱情悲剧,幸好这是个有理性的姑娘,在短暂的被渣男pua之后,幡然醒悟,在被pua期间虽然一度智商急剧下降到用身体去交换灵魂,但好在她聪明又勤奋,渣的灵魂无法打捞,自己的学业是可以抓住的。
其实,当我打开书,读到序言的时候,就被作者的叙事调调吸引住了——“一些人藏在日子的夹层,在不经意间掉到地上……让我不得不写下某些日子里的某段故事,她或者她们,张着嘴,没有声音。”我跟随作者电影一般的场景移动,穿过一排老树,走进九月阳光里的青砖小楼,枣红色的木门,浸人的冰凉,水管上密密麻麻的水珠,水房里青春肆意的身体,阳光穿过窗外绿叶缝隙画出挨挨挤挤你追我赶的圈……所有的感官一下子打开,我仿佛走进了我的校园,艺术生特有的纤细神经瞬间连通,后面的故事自然而然牵引着我,一口气读完。
作者眼中的世界是灰色的,因此她的文笔如黑白线描一样简洁,场景转换时的环境描写充满意趣耐人寻味,如同黑白画面中局部的淡彩,整本小说读完,就像读一幅现实风格长卷画,这就是艺术生的功力吧。
这本小说已经作为电子书出版,期待纸质书早日面世,不论是正青春的还是青春已过期的人,都能从中读到属于自己的记忆和感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