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长达五千年的文化长河里,从秦始皇的统一六国到唐、宋、元、明、清的封建王朝的延续,中国到了清代终究是面临了封建王朝的覆灭。
中国历代皇帝爱修史,因此,中国的史料记录制度十分完备,对于历代皇帝在任期间的历史事实大都记载于册,但到了清代,却并没有正统的史书,正统的《二十四史》这套史书里边也没有清朝的历史。
关于清朝史籍的编撰和整理,直到辛亥革命之后,各种资料才纷纷面世,但都没有很完善的史书。关于中国历史,史料从来都是中国人研究,外国人想要研究中国史,那将会是很难的事情。
然而,这本《清史九讲》的作者“内藤湖南”却做到了。内藤湖南是日本历史学家,也是有名的汉学家。他是日本京都实证学派的创始人,他也是20世纪早期日本东洋史学界的泰斗。
作为一个史学家和汉学家,内藤湖南对中国历史相当感兴趣,而他也是想尽办法,整理编纂了不少中国史籍,而由他提出的“唐宋变革说”也是在中国史领域最具影响力,他认为,中国从唐朝到宋朝的过渡,是从社会、政治、人口和经济多方面的变化引起的,而这些方面的变化标志着中国历史从中世走向了近世。
内藤湖南对中国史的研究不仅体现在唐宋时期,对于离他所处交代最近的清朝,他也是花费精力,细心研究。为了研究清朝史,他来到中国多方搜集史料,以确保资料的完正和准确性。
日本史学家谈中国,《清史九讲》到底讲了什么?关于《清史八讲》这本书,它就是内藤湖南研究清史的代表作品。本书严格意义上来说是一个演讲稿,是由他两次演讲之后整理编纂而成。1911年和1915年,内藤湖南对于清史的研究他做了两次演讲,当时的中国的社会情况复杂多变,清王朝正面临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大变革。
1911年的清王朝风雨飘摇,作为清史研究专家的内藤湖南,他在此次的演讲中,从清朝的兵力、财政、思想三个方面对清朝的发展和未来做了深刻的演讲。
一、兵力的变迁
在那个清朝末年,封建的清王朝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大变革,上至朝廷下至老百姓,远至日本及欧洲等国人,他们不在乎清朝的过去和现在,他们在乎的是清朝的未来,我中华民族的未来。
然而未来的事情只能看时局的变化,谁也不能准确的下定论,关于清朝走至如此末路,让国运衰退,与兵力的变迁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兵力强盛是一个国家强盛的重大严肃,兵力薄弱也是国家衰退的重要原因。清朝建国初期已有八旗,八旗是清朝的奠基者努尔哈赤建立的一种兵制以三百人的队伍为最小单位,一千五百人的队伍编成一大队,七千五百人的队伍又编成一队。所谓旗也就是队。所以八旗共有六万人,后来清朝又相继建立了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
日本史学家谈中国,《清史九讲》到底讲了什么?清朝拥有八旗军队,按理来说兵力是相当雄厚的,但是当时白莲教的叛乱,各省的绿营不堪重用,驻防的八旗也不堪重用,而从北京派去的禁旅八旗也不堪重用。由此可见清朝的军备早已腐烂不堪,动乱长年未能平息也在所难免。
其实清朝的军队腐败从乾隆时期就开始了,那时的军人但凡出征打仗,回来时几乎人人富的流油。所以从乾隆时期,军费的花销就非常大,仅仅平定一场动乱就花费七八千万两白银的军费。
清朝的兵力衰败不仅体现在陆军上,在水师上,清朝也是落后当时的西方国家。就连当时的日本,他们的水师装备还有兵力都比中国的先进很多倍。当时的清朝虽然有李鸿章建立的北洋水师,清政府也每年拨款扶持,但是由于水师花费巨大,购买先进的军备要花巨资,资金都投入了圆明园的修建,导致国库空虚,无力培养水师,导致了水师未能发挥大的作用,不堪一击。
二、财政经济的变迁
清朝国力的衰退,不仅在兵力上体现,在财政上也有着重大关系。在明朝末年,财政问题就是导致明朝灭亡的一大原因。
造成明朝财政难以为继的一大主要原因是出兵朝鲜的军费。而这场战争明朝共花费了八百八十余万两白银,也由此对明朝的经济和国力造成了深远影响。
日本史学家谈中国,《清史九讲》到底讲了什么?明朝因为财政等问题导致灭亡,清朝入关之后,登顶帝位之后实行了很多减负政策,以得民心,而其中之一的人丁税的废除就是一大政策。清朝在减轻人民负担的同时还想增加国库收入,所以到了雍正帝手里他就实行了一大举措耗羡归公。
为了增加国库收入,雍正帝时还鼓励每年捐官,仅这项收入朝廷每年收入颇丰。
清朝在乾隆时期一度成为了盛世,但盛极必衰,乾隆之后,清朝走向了衰败。其中走向衰败的原因,岁出的增加就是其中之一。清朝皇族的增多,宗室俸禄也不段增多,皇室的开支巨大。
随着清朝岁出的增加,清朝的岁入也逐渐减少,并不像雍正、乾隆时期有着丰厚的收入。清朝岁入减少的原因之一就是地税的积欠。造成地税积欠的主要原因是清朝所谓的仁政所致。
每个时代物价上涨都是人民最关心的问题,清朝也是不例外。清朝的物价连年上涨,到了咸丰时期,仅工钱竟然涨至八倍于清初,因此物价是清朝财政衰退的原因之一。
清朝连年物价上涨,在当时,流通货币白银也是不断变化。白银价格上涨,随之而来的铜钱变得不值钱,铜钱兑换白银变得更加少,使政府无端少收入了不少的资金。
清朝国力衰退,财政上不仅是以上几个原因,还有事军费的增加和行政经费的增加。这些多重原因造成了清朝的财政衰退。
思想上的变迁
众所周知,中国从历史上到如今都是一个多民族共存的国家。种族观念,自古有之。中国人自古都是只将自己人称之为人,将国外人称之为蛮夷狄戎。中国人排外性特别强,更瞧不起那些番邦之人。因此,那时候的中国人心里只有天下没有国家,这样的观念自古有之,一直未能消除,到如今才现代社会有了国家的观念。
清朝时期,当时的西方的国家已经有很多先进的东西传入中国。这些洋玩意中国人虽然喜欢,到有些人依然觉得有点崇洋媚外,中国人骨子里瞧不起外国人的心思依然根深蒂固。直到鸦片战争之后,清政府遭遇了一连串的挫败,签订了丧权辱国的条约,才不得不承认,这些西方人和中国人事平等的,他们很强大。
日本史学家谈中国,《清史九讲》到底讲了什么?对于孔子,对于儒学,中国人一直尊崇,但有趣的是中国在清朝时期,思想已经从极度的尊孔走向了不甚尊孔。极力主张尊孔的公羊学派在信仰上也与孔子渐行渐远。
随着这些思想对人们心理的影响,外部刺激产生的种族观念,加上中国人内部分思想变迁,使人们对清政府的恭敬基本消失殆尽,危机一触即发,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终于还是来了。
看完《清史九讲》,外国人眼里的中国竟然是如此,清朝的覆灭,内藤湖南看的很透彻,即便这本书只是两次演讲稿所整理出来的书籍,但其中的内容和思想深度,依然让人佩服。
在这本书里,内藤湖南从多方面为我们解析的清朝的衰亡原因,还为我们普及了很多清朝的知识。如果说1944年他的第一次演讲讲的是清朝的过去和现在,那么到了1915年,中国已进入民国时期,内藤湖南又对清朝史进行了梳理,这一次他又站在了新的高度,从从政治、艺术,经学、史学、文学,等方面为我们讲述了清朝的相关知识。
这本书,详人之所略,略人之所详,为我们绘出一幅包罗万象、与众不同的清史全貌。这不一定是最正统的清朝史,但一定是很有新意的清朝史。内藤湖南讲历史,既不掺杂个人和民族情感,以一种史学家的高度,为我们娓娓道来那段尘封的历史,打开清朝衰亡的秘密,为我们揭露社会变革下的众生百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