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进阶营第199篇,1938字数,共累积271668字数。
《人生护城河》由张辉所著,这本书主要讲了如何建立自己真正的优势,作者认为我们应该把人生当做一家公司来经营。
要想人生这家公司,实现永续经营、基业长青,就要建立核心优势,打造护城河。
这本书浅显易懂,我用4天的时间就读完了,同时收获了如下4点体会。

01 培养自己真正着眼长期的能力
记得今年初我有一个目标,希望自己写作一年就可以上稿大号,于是每天都动力满满地坚持写,似乎只要我写够了一年,就真的可以上稿大号了。
可就在我坚持了8个月后,发现文章的阅读量、点赞量与粉丝量,以及文章质量,数据仍然很差,更别说上搞了。
于是内心变得越来越焦虑,越来越迷茫,甚至怀疑自己。
直到后来我看了周岭的《认知驱动》这本书,作者在书中说:“自从我把心理标尺拉长到7年之后,所有的焦虑、浮躁一下子都消失了,我突然觉得时间很充裕,一点都不着急了。”
当我看完这段话后,突然明白了,自己之所以如此焦虑,是因为自己没有长期的思维眼界,把目标定为一年,自己的能力又跟目标不匹配,急于求成,所以导致内心痛苦。
今天在《人生护城河》这本书中也看到类似的观点,作者说:“要想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成功,就必须培养自己真正着眼长期的能力。”这说明成功人士都具备着眼长期的能力。
自从懂得长期思维后,看到文章阅读量与点赞量仍然很差时,自己变得不再焦虑,也不再迷茫,因为我明白,当下我们应该要做是坚持自己的梦想,关注并提升自己,而不是过多去关注阅读量与点赞量。
02 生活的稳固来源于三种收入
在自己还没有结婚之前,只有一份收入,就可以满足自己的生活,想买什么就买什么,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想去哪里就去哪里。日子过得舒适又安心。
可随着孩子的出生以及年龄的越来越大,内心越来越焦虑,时时为生活发愁。
孩子的奶粉钱、托管费、房租水电、伙食费等等,常常把人压得喘不过气来。
这时候发现一份收入根本就不够我们生活。
张辉在《人生护城河》这本书中说:“几乎每个人都需要三种收入:
本职工作的收入,用来满足基本生活所需;
第二收入,用来玩和发展兴趣,扩大第二收入以满足自己的精神需求和长期发展的需求;
投资收益,用来使自己免除“老无所养”的烦恼。”
深以为然。
要想过上财务自由的生活,人就不能只满足于一份收入或者只依靠一份收入来生活。
我们还需要拓展第二收入以及增强投资能力获得收益。
比如我想要拓展的第二收入是通过写作变现,虽然我现在还不能写作变现,但我相信,只要坚持,未来总有一天会实现。
对于投资,自己现在也在学习,虽然赚得不多,但比起去年完全没有投资收益的自己有一丝丝的进步了。
03 至少用一种形式去记录生活
你有经常为自己的父母拍照吗?
记得曾经有一位文友写过一篇文章,文章叙述了她每天为父母拍一张照片的故事,她希望将来可以与父母重温这些照片。
或者当有一天父母不在的时候,她还能通过照片来思念父母,无论经过多少年,照片都可以帮她记住父母的笑貌容颜,这就是她每天为父母拍照的意义。
张辉在《人生护城河》这本书中也提到了类似的做法。
作者在书中说:“如果你每一天拍一分钟的视频,或者每天照一张照片,连续累积10年,10年后当你再回头去看的时候,你会惊喜万分。
也可以通过写日记来记录生活,写写你今天看到了什么、遇到了什么人、想到了什么事情,流水账也是有意义的。”
的确如此。
写流水账也是有意义的,可以记录我们的生活,等将来的某一天回头看的时候,相当于把我们的青春重温一遍。
幸运的是,自己最近也意识到了这点,于是在我的每日复盘里增加了“每日碎碎念”模块,就是用来记录每天发生了什么事,也就是日记流水账。
总之,无论你用什么样的模式来记录生活,记下来,就是有意义的。
04 乖乖听话不代表人生就是美好的。
请问小时候的你是个乖乖听话的人吗?
如果有来生,你还愿意做一个乖乖听话的人吗?
乖乖听话长大后的我们,内心总有一丝焦虑与忧郁感,因为一直以来,我们都是活在别人眼光中。
我们小时候为什么这么乖?
张辉在《人生护城河》这本书中说:“因为我们在一个“乖就好”的环境中长大。在我们的童年,“听话”是一个被嘉奖的美德。我们会因为乖而得到父母的疼爱、亲朋的赞许和老师的表扬。”
确实。
记得小时候,爸妈在别人面前夸我乖,夸我成绩好,于是我变得真的很听话,也努力去学习,维持成绩好的样子。
无论做什么,都以别人的标准去做,也希望自己维持别人心中美好的样子。
可我长大后,心里却觉得哀伤,因为自己总是为父母意愿而活。
现在,我已为人母,有了自己的小孩,将来我不想让孩子做一个事事听我话的人,我希望孩子凡事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主见。
而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多去倾听孩子的心声,在他成长的路上多引导他。
以上就是我读这本书的4点体会,现发出来分享,愿大家有所启发。
齐帆齐第8期28天写作成长营(10)篇1938字,累计15447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