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我有一个发小,在工作之前我两关系一直不错,虽然不在同一个城市上学,但过年回家总会第一时间出来聚一聚。从游戏到未来的工作,从感情到以后的生活,基本上是无话不谈。
毕业之后,他去了附近一个村镇当村官,而我则去了一个大城市上班。渐渐地我两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少,不知是不是因为工作的繁忙,还是因为距离的遥远。即使过年回家,几次约他出来,他都是各种理由推脱。我不知道我两之间出现了什么问题,貌似也没有的罪过他啊。这一直成为了我心中的一个疑惑。
终于有一次,他来了到了我工作的城市旅游,终于有机会和这个几年没见面的发小坐下来好好聊聊了。我在和他吃饭的时候,问出了我心中的这个存在了很久的问题。
“你有没有发觉一个现象,咱们的联络不入上学时候那么多了,即使过年回去都碰不上一面。我都感觉你是在刻意躲着我一样。”
他端起酒杯,放在嘴里呡了一口,又缓缓地放下。抬起头,看着我,似乎犹豫了一下,但还是说了出来。
“其实上学那会,咱们关系一直挺好的,无话不谈。你分享你的,我说我的。可工作之后,咱们的道路不一样了,你选择了在大城市工作,然后结了婚,现在又有了孩子。一切都按照大多数人的方式过着。而我,选择了去当村官,每天没有什么太多事,下班之后陪同事打打牌,当然最多的还是玩我的喜欢的电脑游戏。”
“对啊,每个人的生活方式不一样。”我依然表示疑惑,不明白这和关系疏远有什么关系。
“其实刚工作的那一两年,过年我还想着见面来着。可是每次见面聊天的时候,你就喜欢说教。你喜欢下班看书、运动,我喜欢打游戏,每个人选择快的方式不同啊。为什么你就觉得是你的生活方式是对的呢?”
“我也没说我的就是唯一正确的。”我立马为自己辩解。
“是,你是没有说,可是你说话的语气和想表达的意思,让人听起来感觉就是如此啊。我没找对象,因为我享受现在一个人的生活啊,那你选择结婚,那是你选择的生活,干嘛总劝我找对象、结婚。
你觉得那样开心,但我不一定这么认为。你就像一些其他人一样总是说'你应该如何如何',那是你们的价值观,并不代表放在我身上就一定有用。所以每次都是这样聊天,当然觉得没意思了。后来你叫我出来吃饭,我就懒得去了。”
听完了他的话,我一时陷入了沉思,但他开诚布公的态度,让我知道了关系疏远的原因。我之后收敛了自己的说教习性,那顿饭后来倒也吃的比较轻松。
02
事后我深刻地反思了我的说话方式。的确,不仅仅是对他,我对其他人很多时候都是这样子。
假期回来辅导我表妹做作业时,就想唐僧一样,边辅导边唠叨,“你不好好学,将来如何如何”,“我说的对你都很重要啊,巴拉巴拉。”
这样的结果就是,有时候虽然年龄相差不大,但似乎都没啥话说了。
和朋友聚会的时候,我也是喜欢争辩,总想着把自己观点加之于他们的头上。
甚至我和我妈都会因为教育孩子而发生争执,我总是跟她灌输自认为的“正确的育儿观念”,说她以前的观念过时了。
可实际上,在家里带孩子最多的是她,我不怎么看管孩子的人,有什么资格去指手画脚、评价她的方法呢?
社会上也有很多人和我一样,他们有着强烈的表达欲,也有着自己一套很清晰的价值观。但是他们常会觉得“我的认知就是正确的。”因而他们会以一种高姿态去向他人说教,结果说出来的话就成了“你要……”、“你应该……”。
人们对于被命令式的说话方式都是有逆反心理的,即使初衷是好的,即使内容是正确的,但听得人就是觉得不爱听,从而不仅不接受,还觉得你这人说话很招人烦。
我们得承认,世界是多元的,选择是多样的。很多事情没有绝对的正确和错误,对于幸福的理解也没有说哪种方式就一定幸福或者不幸福。
因而我们得接受、尊重其他人的选择,理解他们的生活方式。就像我朋友一样,在他认为,独自一人打游戏就很开心啊,那就是他的价值观,我即使不理解,但也得表示最起码的尊重。
03
另外即使我们看清了正确的道路,比如在专业选择、择校、毕业后的工作选择等方面,而又不喜欢他人走冤枉路,那应该怎么办?
《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的作者史蒂芬·柯维在书中提到要关注自己的影响圈,而不是关注圈。影响圈是自己能真正产生影响的那些人,比如朝夕相处的家人,一起工作的同事。而关注圈可以是和自己毫不相关的明星,也可以是不经常生活、共事的同学、朋友甚至亲戚。
对于前者,我们要做的是通过自己的行为影响他们,而不是说教。比如对于教育子女的分歧,则可以通过自己的教育方式影响父母。
对于后者,其实是我们关注圈的人,我们无法施加影响力,除非提高自己的能力,扩大影响圈。比如当你取得的成就足以让你身边的亲朋好友感到亲朋、羡慕时,那么你的行为必定会影响到他们。
说教只是“我以为的为你好”,而背后其实是自我的优越感的体现。
一个人说话的方式的背后是修养,而修养又决定了其事业以及人生的高度。
这样说话,差点失去一个十多年的好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