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声明下:思维、眼界人人都有,只是宽广以及完善与否。题主问的打开思维眼界,我理解为,「为了更好的生活在人类社会所需要的思维眼界」需要哪些好的方法能尽快的达成。
结合自身的经历及认识的大牛的经历,总结下。打开思维眼界靠的不仅仅是某些方法,而是一个体系化的思考、学习、实践的过程。
粗糙画了下草稿,总结图如下:
按照色块我将它简单划分为四大块:
1.独立思考;2.实践;3.精学;4.杂学
「独立思考」:这是一切的前提,能质疑一切权威,跳出主观臆断去看问题,按照逻辑去分析,而非仅仅是所见所闻。(从上图可以看出,独立思考并非与生俱来,它是随着另外三大块:精学、实践、杂学,相辅相成的。)
推荐书籍:《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非暴力沟通》,也许他们的话题都不是针对独立思考,但里面能让你潜移默化的感知到何为独立思考。
「实践」:我个人理解的实践是你自身的事业(对学生而言就是专业)的实践,扎进实战项目中去不断的实践、得失总结、优化实践……
「精学」:精学是直接服务于「实践」的,全身心投入一个项目实践中的人都会容易陷进眼前的事务,而忽略了体系化的专业学习(要么巴不得将所有时间投入到项目事务中,要么有点时间也想要休息下)。但笔者个人认为,精学才是让自己真正快速提升的最佳时机。
例如,你投身于创业浪潮中,如果在项目磕磕碰碰过程中,花点时间看下创业方面的好书,如《rework》、《创业维艰》等,会特别有感悟,这个时候吸收理论知识的效率是最高的。
「杂学」:广义的学习,例如,结交各种类型的朋友(我小时候就记得爷爷说过,好人坏人聪明的人愚钝的人都要结交,都能从他们身上学到东西);去旅游,跟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观察世界;广泛的学习各个方面的知识,无论是社会人文、自然科学等。
当你积累到一定程度,会发觉事事都有它的相互融通之处,有时候最有价值的创意反而来自于看上去完全不着边际的学科,最了不起的想法出自最不起眼的人,这些都很正常。
(笔者在简书的另一篇文章:《最义正言辞的浪费:低「成效」的阅读》里提到一个“激发灵感”的阅读,验证了杂学的价值,最美的创新总是出自多元化的碰撞,有兴趣的朋友也可以去了解下)
人都会本能的对自己不喜欢的人或者不感兴趣的事物逃避,但是否勇于面对这些并从中收获一些东西,这也是普通人跟牛人的最大区别之一。
个人关于游学建议:时间有限的旅游应该把一个地方游透,深入浸透式旅游,而非追求走马观花的到此一游……
笔者在上面四大块的描述中,对「独立思考」、「实践」的笔墨最少,但不代表他们的重要性低,而它们却往往是「最容易为大多数人所忽略」的。
这四大模块,在人生的不同阶段,所投入的精力肯定是不同的,因人因阶段而异。
例如学生时代,建议将大部分精力杂学跟思考上;
而明确了事业(*事业不代表工作)方向之后,大部分精力应更多放在实践跟精学上,此时独立思考已经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意识形态。
说到独立思考值得再强调下,这个被不同文章反反复复引用最多的词汇,现实中能做到的人实在是寥寥无几。
恩,关于这个话题,找个时间会在再推篇文章详细探讨下。
(补充:有关独立思考的论述笔者已经写了,在简书的另一篇文章:《独立思考,还我一个真实世界》,有兴趣的朋友也可以参阅)
****郑重声明:本文仅提供简书链接转载,其他正文转载请务必征得本人允许,否则视为侵权,必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