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创作周刊文字゚灵感💋朝花夕拾
“斗酒诗百篇”的李白为什么不以科举取功名?

“斗酒诗百篇”的李白为什么不以科举取功名?

作者: 山色归读 | 来源:发表于2019-03-12 03:47 被阅读4113次

作者:山色归读    侵权必究,授权转载请见文尾。

我们都知道诗仙李白斗酒诗百篇,当时和后世的人提到他的诗才都是赞不绝口。诗圣杜甫曾评价他“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韩愈也说他“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李太白以英玮绝世之姿,凌跨百代”则是苏轼对他的评价;甚至唐文宗李昂御封李白的诗歌、裴旻的剑舞、张旭的草书为当世“三绝”,说他在作诗方面的才能是盛唐时期数一数二的,大约不会有异议。

但是李白一辈子没有去参加科举考试,这让很多人不解。是他不愿或不屑去博取功名?恐怕也未必。能确定的是李白从弱冠之年起就开始四处游说、自荐,意欲博取功名入仕。现存世的他的作品如《上安州裴长史书》、《上李邕》、《与韩荆州书》等都留下了他四处求官拜帖的印记,甚至在某些诗文里不乏谄媚、过分奉迎的语句。

如在《上安州裴长史书》中有:“愿君侯惠以大遇,洞开心颜。终乎前恩,再辱英眄。……白即膝行于前,再拜而去……”;在《与韩荆州书》中则有“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一登龙门,则声价十倍!所以龙蟠凤逸之士,皆欲收名定价于君侯”这类近乎献媚、乞求的表述,由此可见他强烈的“官欲”和迫切出仕的心态。

在唐代有一种很流行的求官方式叫“干谒”,所谓“干谒”就是当时的一些文人为了求得进身之阶而去拜见位高权重、具有影响力的官员,说这是“走后门”也不为错。他们去干谒时往往附带呈送一些自己写的诗文,以期赏识,这就是“干谒诗”或“干谒文”。

李白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他一辈子“遍干诸侯”、“历抵卿相”。他在岷山干谒广汉太守,在成都干谒益州长史苏颞,在蜀中干谒渝州长史李邕,在安州干谒都督马正会、长史李京之、裴长史等,在襄阳干谒荆州长史韩朝宗等,临终前那一年,已经61岁的李白,仍准备去干谒被称为中兴名将的李光弼,“请缨”入幕。

至于在他的诗文中经常出现的类似“不屈己、不干人”、“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这类慷慨激昂、看似洒脱的语句不过是他求官不得、进身失败后的牢骚和愤慨!那他为什么又没有去参加科举考试呢?

首先,单凭才学他未必就能考中,或考中之后也未必就一定能取得骄人的名次——对于他这个诗名远扬的大才子如果不能拔得头筹,以他的自负与自信,还不如不去参考。

唐代科举考试的主要科目有明经和进士两科,明经考时务策论与经义;进士考时务策论和诗赋、文章。可见科举考试要考作诗,但是不唯作诗。除了诗以外还有其他大量实务内容,客观地说李白能不能考取和能不能取得优异成绩都是一个问题!

以他后来跌跌撞撞地做一些虚头巴脑的官儿又很快丢官,乃至后来赴唐玄宗第十六子、荆州大都督——永王李璘的幕府“附逆”而锒铛入狱的政治短视来看,他不论是政治能力还是政治眼光都不是当官的料,以一个文学家来吟诗作赋很擅长,策论、实务就难说了!

其次,科举制度开始于隋朝,成型于唐朝。但实际上,在唐朝远没有后世明朝、清朝那样逢官必考。在明清科举几乎是做正途官员的唯一途径,非进士出身的官员大多升迁很慢,多是杂佐官,且说出去底气不足。比如功高德巍的晚清中兴重臣曾国藩就因为科举是三甲同进士出身(没有进一甲二甲)而耿耿于怀一辈子,他的下属、近侍从来不敢在他面前提“同进士”这三个字,更不说那些科举落榜或压根没参加科举的官员了。

而在唐朝开科取士的同时,依然保留前朝的举荐制度的遗风。李白由于早年就声誉鹊起,这种制度或许更适合他,也似乎可以更省力地做到天子近臣。

唐代的知识分子当官的途径比较广泛,比如通过参加科举考试博取功名;从军边塞,建功立业;进入幕府,如杜甫、李商隐等都有入幕的经历;漫游山川,既可陶冶性情,又可结交名流,提高自己的知名度;隐逸,即为仕而隐,很多文人隐居终南山而得名后出来做官,故有终南捷径之说;经人引荐等等。实际上,漫游和隐逸都是提高自己知名度的绝好方式,而最终因为声名远扬而经人引荐步入仕途等。

李白就是这方面的典型,实际上除了科举和军功(附逆永王这段不算)途径以外,其他途径他几乎都有所涉猎。史载李白15岁,已有诗赋多首得到一些社会名流的推崇与奖掖,开始从事社会干谒(实际是一种自我标榜和推销)活动。

18岁时他隐居今四川省江油县内的大匡山读书。期间,先后出游江油、剑阁、梓州等地;24岁二十四岁,再游成都、峨眉山、渝州(今重庆市)。

30对岁的李白,就有点着急求官了,多次通过求见、拜谒、结交这种最直接的方式做公关以期让其他人推举自己做官。这些人有本州裴长史、长安宰相张说及其子张垍、寓居终南山的玉真公主(玄宗御妹),还有其它王公大臣,均无结果。

李白几乎要自暴自弃,又游历了5年再进长安,他先后结识了卫尉张卿,并向玉真公主献了“几时入少室,王母应相逢”的诗,实际是祝贺她入道成仙的马屁诗。另外他还结识了在朝为官的状元贺知章。贺知章对李白极为欣赏,称他为谪仙人,但是这次在长安的3年,依然一无所获。

直到李白41岁那年,由于玉真公主和贺知章的持续推荐和交口称赞,玄宗看了李白的诗赋,才召李白进宫。然后玄宗通过诏对对他大为赞赏,才封李白为翰林供奉,职责是给皇上写诗文娱乐,陪侍皇帝左右。

可见,李白一辈子基本上走的是一条“以诗出名”、“以名求荐”的求官道路,没有参加科举考试。也许在他看来,这是一条“捷径”。至于有人认为李白是因为祖上是商人和家世、履历不清白违背了当时的科举制度才没有参加科举,个人不太认同。因为从古到今,只要你去做官,不管是考出来的还是推荐上的,“政审”这一关总是必须的!

欢迎交流 、分享 敬请关注“山色归读”!


本人是Fountain&简书社区首批特邀合伙人,简书会员官方授权资深推广专员。购买尊享(以及其他各类)会员专享链接:https://www.jianshu.com/mobile/club?ref=9aba7c25aca1(有特别优厚的返赠简书贝哦)

联系微信:gd_42152

相关文章

  • “斗酒诗百篇”的李白为什么不以科举取功名?

    作者:山色归读 侵权必究,授权转载请见文尾。 我们都知道诗仙李白斗酒诗百篇,当时和后世的人提到他的诗才都是赞不绝...

  • 诗酒趁年华

    李白斗酒诗百篇。是啊。酒真是好东西。诗酒趁年华啊同志们。 ​​​

  • 酒中诗

    李白斗酒诗百篇,没有酒,李白或许也能写诗,但肯定写不出现在这样的诗,更写不出酒香浓郁的诗。斗酒十千恣欢谑,陈王宴中...

  • 纸上李白

    李白,陇西布衣,流落楚汉。李白,斗酒诗百篇。 李白,与杜甫齐名。号称诗仙。 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诗国奇葩,殆非过誉...

  • 无题

    李白斗酒诗百篇 我辈滴酒唇未沾 鲁迅觅诗烟草轩 无言以对指间烟

  • 自嘲

    李白斗酒诗千篇,我一沾酒晕几天。 提笔也想学李白,奈何才不如诗仙。

  • 来,咱们一起耍流氓可好?

    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口称臣是酒中仙。说酒一定得说李白。是酒成就了李白的才华,还是李白成...

  • 天才李白少年时期接受的是素质教育还是应试教育?

    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杜甫《饮中八仙歌》 作为酒中仙的李白,诗酒...

  • 李白:潜气内转,何如霸气侧漏

    周末读诗032期 李白:潜气内转,何如霸气侧漏 江弱水 杜甫说李白“敏捷诗千首”或“斗酒诗百篇”,就是说他酒喝了,...

  • 李白太逗了,专门写了一首唐诗论述喝酒的好处,真是憨态可掬

    “李白斗酒诗百篇”,这是唐诗当中直观描写李白爱酒的诗句。 在我们的印象当中,李白就是那个饮酒作诗的谪仙人。他好像有...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斗酒诗百篇”的李白为什么不以科举取功名?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kdwp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