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听到一个新词,叫做:citywalk。
直译过来的话,就是城市行走,说的洋气一点,叫做城市漫游。
最近,特别受年轻人的青睐,甚至成为了一种潮流和热爱。
回想一下我的生活经历,也曾经有过很多次citywalk。
几乎每次去北京城区出差的话,都会在偷得半日闲的时候,在附近的胡同里走一走,看一看。
也没有什么目的地,就是随便乱逛,走到哪里算哪里,反正也走不远。
走到想返程的时候,就打开导航,看看定位,抄近路回去。
这种漫无目的的闲逛,就像开盲盒一样,心情放松还时不时产生惊喜。
我也很享受这样的时刻,甚至周末的时间,还会骑着自行车,在城市街道上穿梭,专门找未知的路口,选择没有走过的方向。
现在,我坐下来思考,城市漫游会让我喜欢,也深受现代年轻人的追捧,到底是为什么,背后的深层原因是什么呢?
有网友说:是因为它的门槛很低,随时随地,轻松不费力。
也有网友说:这不就是传说中的“压马路”吗?
我觉得,citywalk的魅力主要在于,它是日常生活的对抗。
什么意识呢?
现在的年轻人,都是被自嘲为“社畜”的群体,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承受着太多的压力。在工作中,被KPI和OKR安排得明明白白的,就像一颗规训好的拉磨的驴,在既定的轨道上转啊转。
在生活上,也是快节奏、高强度。上班通勤都是一路小跑的,坐个地铁还要在人山人海中挤来挤去,一不小心,就会丢掉一只鞋。
长期在这样的状态下,空有一身反骨,却也无力反抗。
而citywalk的出现,给年轻人一丝安慰。
城市漫游,主打的就是一个随心随性,没有期待,不求结果。
这个时候,不用在乎目标思维,不用考虑结果导向,就是晃悠,就是浪。
这种强烈的反差,不就是对现实工作和生活的一种对抗吗?
在这种对抗中,我们找到了心情的放松和慰藉,还一定程度上锻炼了身体。
在盲盒式的漫游中,总会有不期而遇的小惊喜。
在未知路口的转角,看到了一处别致的风景;在稀松平常的小巷里,有一只喵星人在晒着太阳;我更喜欢在夜晚出没,站在昏黄的街灯下,看着车流不息,看着人影绰绰,总会有很多的思考。
现在,citywalk还在一些地方,发展出了商机。
只要有需求,就会有价值。
有机构专门提供城市漫游陪同服务,找个人一起citywalk,可以多一份安全保障,也可以通过聊天交流,增加趣味性。
不过,我还是比较喜欢一个人,把citywalk当成是自己独处的时间,去见识天地的时间,走走停停,去寻找真实自我的时间。
明天,又到周末双休的自由时间了。
看来,可以安排一次citywalk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