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国家,绝大多数人接受的是应试教育,但不用我说,你可能也会怀疑,如果一个人只是在上学期间能将考试应付好,这样的人将来是否会有精彩的人生吗?不一定。
记得我老姨上小学的时候,音乐老师认为她适合拉小提琴,后来姥姥姥爷就去找老姨的班主任问这件事,班主任认为学习拉小提琴会耽误学习,我还笑着问我妈你咋不帮老姨反驳姥姥姥爷呢?我妈说她当时也小,不知道怎么反驳。现在我们一家人谈到这件事都认为那位班主任思想有问题、当时家里人也缺乏没眼光。好在现在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提高了意识,除了让孩子好好学习以外,还积极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越来越多的家长在周末开车送孩子去学习乐器、舞蹈。
但是现在好多家长培养孩子兴趣爱好的方式不免有些“变味儿”,就拿弹钢琴来说,在考级这件事花费了太多的精力,导致孩子对学习钢琴产生厌恶感、甚至有孩子说要把钢琴砸了,可能孩子之间也会比较,见到其他小朋友就吹嘘自己会弹钢琴、要么遇到同样学习钢琴的小朋友就比较谁钢琴考级考的高。我老姨周围的同事之间也经常拿培养孩子兴趣爱好做比较,你孩子学游泳,我孩子也得学,甚至还要考级。
其实对于培养孩子无论采取什么方式,乐器、美术、舞蹈,都只是手段而已,最终目的是为了能让孩子成长为一名能愉悦自己、甚至是适应社会的健全人,或者说是让孩子在精神方面成为一名自由人,当然,让孩子养成看书的良好习惯,也是培养孩子的方式之一。
记得小时候看动画片的一个片段,一位老者看到两位孩童不好好念书就说:你们不是要读遍天下的书吗?天下的书太多了。
有的时候我们感到自己不行,就想看书提高自己,这并没有错。可是优秀的作者那么多,好书也那么多,不是说因为心血来潮去网上买一堆书回来就能提升自己,何况有的时候我们还控制不住自己的欲望,去刷短视频,结果书买回家了,只放在书架上落灰了。对于看书,精神上的自由人至少能做到,能控制住自己的欲望,能真正地拿起书本去仔细阅读并进行深入思考,而不是吹牛说我一年看了多少本书,对于那些一个多月才能看完一本书的人,我也是很佩服的。
而对于选书,我们也不用给自己定太大的标准,我个人选书的标准就是凭感觉,假如我想提升格局,就在书店的电脑搜索格局两个字,如果搜索出一大堆书,就看作者简介和目录,作者厉害、履历丰富,看目录就认为这本书能提升自己,我就认为这是本好书,去柜台付款。当然,你可能会问我如果选错书了咋办?在我之前的文章我已经给出了答案,这里不再阐述。
所以我个人选书的标准就这么简单,但是太简单也不行,宋真宗赵恒讲过“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好多人不看书的理由可能就是认为,看书也不能挣钱,看书有啥用?不如休闲娱乐。或许看书真的没啥用,我们也确实没看到谁看书多了,家里就有“黄金屋”,或许家里的装修普普通通,要么就没看到谁家里就有“颜如玉”,可能只是一个天天给自己做饭带孩子的家庭主妇。可是我刚毕业的时候来北京找工作看百度地图,看到清华大学、北京大学、航空航天大学这些最顶尖的大学都集中在一个区域,瞬间就明白了“书到用时方恨少”的道理。
世界越复杂,我们越要简单,这句话听起来可能带点鸡汤的意思,但我相信一个持续精进自己的人一定能透彻地理解这句话,比如培养孩子学习乐器,当年为了准备中考,初三我就不练习钢琴了,高中开始决定不考艺术系,以为就可以和讨厌的钢琴say goodbye了,高一我大姨让我将钢琴重新捡了起来,家人还是希望我能靠音乐来陶冶情操、愉悦自己,这才是我们学习乐器真正的目的,而不是为了和别人攀比、吹牛这些功利性的目的,晗韩虽然钢琴水平不高,但也确实能做到愉悦自己,所以目的也达到了。
看书也一样,如果只想着快速提高自己,匆忙地买来一大堆书,急于求成的心态可能会让我们每一本书都看不懂。沉下心来、仔细阅读、深度思考,当我们有所提升的时候,获取由于自己涵养的提高,真的就能遇到自己心仪的女孩,“颜如玉”就有了。当精神方面提高后,我们的追求可能就不仅仅是银行卡上面的数字,精神世界提高,“黄金屋”也就有了,因为我们就是黄金屋。
追求利益并不是错,想挣大钱也不是错,而我们最终感到幸福的原因,就是成为精神上的自由人。
或许晗韩表达的不够清楚,但晗韩还是希望你静下心来,你品,你细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