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凡认为只有是或者否两个选项的人,显然是不怎么成熟或者说比较偏执的人,因为非黑即白这种社会认知是小孩子的明显特征,而真实的世界却是黑与白之间还有十万个台阶的灰,大部分人都在这灰色地带,并且还不是恒定不移的,而是会随时变化的状态。
什么是现实?最简单的可以说成是对物质的需求。
可是这有统一标准吗?女人说在一起需要有一套房子遮风避雨,你原本有的话就不会觉得女朋友现实;你是有房子,可女朋友要的是别墅,说这样的生活才能有滋有味,于是有可能你觉得女人太现实了;车也是同理,有了车我们就可以方便出行,有了车就可以自由去想去的地方,也同样是有就不觉得,可她要的是保时捷,宾利呢?;其他的一切都是这样,衣食住行皆如此,你说这样的女人现实不?
你觉得她要房子过分了;需求别墅奢侈了;要好车物质了;一件衣服竟然就要几千块;随便一件化妆品竟然都几百起步,于是你觉得女人怎么这么物质,这么不会过日子?
可是你知道吗?这可能正是女人不物质的表现啊,因为恋爱中的女人真可能智商为零,从古来大多是女人为了爱可以忽视一切飞蛾扑火,最后落得个玉碎瓦全,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
有人肯定会觉得不服,甚至马上想提笔来反驳我,可是你知道吗?你觉得现实,那些需要一套房的女人,可能从小就是在别墅长大的;一件衣服几千,化妆品几百的她,可能从小用的都是几万,几千的啊;这是现实吗?这只是从小到大一直以来的习惯而已,她的眼里,难道世界本不就是如此的吗?
在热恋中的女人眼里全是爱情,天真到什么都不是问题,真爱可以满足所有的一切,情人就是西施,可现实是如此吗?
大多数时候,只有当一个女人愿意与你更进一步,才会考虑所谓“现实”,当爱情的美瞳卸下,爱情的兴奋剂褪去才会认清自己,就如同一个高学历的人与一个文盲社会人结合,也许一开始会很新鲜那种粗犷的野性美,可时间长了不一样的认知与三观就会成为无限矛盾的源泉,闪婚为什么那么恐惧?大概就是这个原因,因为爱情中是斜桶定律,而生活中却大多要求是木桶定律。
所以为什么讲求门当户对?门当户对真是贬义的封建落后传统吗?恐怕不全是吧?
我之所以不一口咬定信誓旦旦的说,是因为这世界总是有个例,比如就是有些人的斜板足够长,足够优秀,然后有能力让外人去帮他弥补短板,有些明星;富豪;科学家就是如此,他们可能很多人连基本的生活都不能自理,但够长的斜板足够使短板不影响他的生活!可是,大多数的我们都只是普通人而已,而且个例是不足以作为标准的,评委打分不也是有个去掉最高分,去掉最低分的选项?
所以现实有统一标准吗?显然是没有。
竟然不是客观事实,而又确实存在,那就说明这是一道主观题。
既然是主观,那么就是画杨桃,既然是画杨桃那结论就是屁股决定的。
屁股的原因,看到杨桃是五角星,于是说杨桃是五角星,这本身并没有丝毫错,但因为你看到的杨桃是五角星,于是就说杨桃的样子都是五角星,也必须是五角星,这是不是就有点扯了?
是不是很熟悉?非黑即白是也!也就是打标签。
打标签就是一种快速分类,让大脑可以简单处理的行为,就像小孩子看电视总是要问,这是好人还是坏人?为什么?因为打上好与坏的标签大脑好处理,小孩子的认知并不足以分析过于复杂的事物,可是我问已经长大了。
所以问爱情中女人是不是比较现实?
答:也是也不是。
没有人可以脱离现实,无视物质生活!女人的需求你有,甚者超额满足,你就不会觉得女人物质。
女人的要求你没有,谈一个如此,谈两个如此,窥一斑而知全身,于是恋爱中女人很物质就成了标签,成了你根深蒂固的思维,这与李莫愁被负,就说天下男人没一个好东西,有什么区别?
尤其这世界普遍是优秀与优秀相交,平凡与普通扎堆,很不幸的是普通人还占据着绝大多数,于是听得多了,见得多了,耳熏目染就更加确定了自己的结论,三人成虎啊。
看到的也许没错,但是这并不能代表所有的皆是如此,更不能说明一定是这样。而且这似乎又成了嫁给物质还是嫁给爱情的问题?
可是,嫁给物质就一定没有爱情吗?
选择爱情就一定必须吃糠咽菜吗?
嫁给物质悲剧的是有很多,可物质丰富,感情和睦的爱情也一抓一大把。
选择爱情,同甘共苦的神仙眷侣当然有,可情深似海,最后劳燕分飞的也不在少数,毕竟贫贱夫妻是真的百事哀。
所以非黑即白的定势思维真是不可取,任何事情都是过犹不及。
所以我的结论是:
热恋是充满梦幻的,网上讨论的是黑白的,而现实是离不开物质的。
我相信这世界上有真爱,但真爱并不是一切,白手起家自然美好,可过程却不见得舒适,没几个人可以熬的过去,更多的人都是想摘果子罢了。
所以我认为有爱是前提,这样才能有机会同甘共苦,但同样基本的物质条件也要达标,当生活的压力让你喘不过气的时候,你会发现爱情简直脆弱的不堪一击。
生活中能看的实例也大多如此,谁家不是婚后一起还贷?一起共苦?一起勒紧裤腰带?这样的生活没有爱是撑不下去的,而这也是大部分普通人的生活。
德不配位,必有余殃。
你想要什么,最有效的做法就是让自己配得上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