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其致之。
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废,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贵高将恐蹶。
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
是以侯王自称孤、寡、不谷。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乎!
故致数舆无舆。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佛家讲修定,说的是专一;道家讲的是静,说的也是专一。这个“一”不是说守住某一处,那已经变成了“二”。
“一”是空的,清静无为,是零。孔孟的儒家思想,《大学》之道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而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说的就是“一”,是空。
“谷得一以盈”
山谷中真正的空空洞洞,但却充满了一切的功能,有无穷的价值。老子说的就是,真正空的地方,才是真正的充满。
“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其致之”
在做人做事方面,必须达到了这个程度,“其致”,就是做到了、就成功了。这是老子的政治论,自然也是为侯王政治服务的。老子指出:人民是侯王的根本与基础,所以侯王要真诚地以谦虚对待人民,重视人民。最好能使人民对他既没有赞美,也没有批评。这就是道家的政治观点。
“神无以灵将恐歇”
人的思想每天要做到清净无为,尤其现在工业时代,大家忙碌得喘不过气来,一天之中,尽可能休息几次,所谓养养神。以现在的名词,脑筋多几次时间休息,让脑筋空空洞洞的,什么都不要想,智慧才会出来,才能更灵敏。如果精神每天不收敛一下,不做到灵敏,那么“将恐歇”,最后昏头昏脑,头脑崩溃了。
“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
人为什么会高贵起来?比如一个人,穷光蛋出身,打赤脚的到城市来,努力工作十年二十年后,到了掌控社会的经济位置,变成大富翁了。由富而贵,这个贵是在贫贱的基础上,经过不断的努力而成功的。就像十二层的高楼,那么伟大崇高,也是从平地泥土开始的。所以,贵以贱为本,人不可以忘本,“高以下为基”,没有下面的基础,就不会有上面的崇高。
帝王的话中有“万方有罪,罪在朕躬”,意思是说,有好处是你们大家努力来的,有错误的话,是我当领导人的罪过。中国古代当领导人的非常痛苦,所以,尧舜时代,个个不肯出来当皇帝,谁愿意挑这个重担呢!何况又是一个痛苦的担子。所以说,上古皇帝的至诚自称“孤、寡、不谷”,不就是“以贱为本”吗!所以自己要随时警告自己,不要忘记了根本。
“故致数舆无舆”
“舆”为古代的车子,或车子上有座位的轿子,是说太多选择,就无从选择了。车子多了,“少则得,多则惑”。
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都是形容好看的宝玉和好看的石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