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刚上二年级,班主任为了和家长互动专门建了个微信群。
时不时会上传一些消息,无外乎要求家长监督孩子完成作业,出外旅游的照片等等。
这天,班主任发了两张一个男孩子的前后照片,引发了一场轩然大波。
先是孩子爸爸质疑老师发的这张照片是把孩子当成罪犯对待。
再是孩子妈妈担心孩子自尊心受伤,产生厌学心理。
然后一大波爸妈在群里疯狂辩论。说孩子熊的有,说家长偏袒的有,说老师苦衷的也有。议论纷纷,全没人看到老师发照片的初衷。
原来,孩子太调皮。下课十分钟剧烈运动,导致大汗淋漓。
这不是重点,重点是前几天一个孩子过于活跃,把一个孩子的眼睛戳伤。老师无奈宣布所有孩子不得在课间十分钟时间剧烈运动。
一方面是为安全考虑,一方面也是为孩子更好地学习考虑。
试想一下,剧烈运动后得多长时间平复心情,专心听讲。
孩子需要呵护,但不需要这种毫无原则地爱护。学校是学习知识的场所,必然有规矩和约束。
家长在这种情形下,是更好地配合和支持老师,一起让孩子形成更好的习惯。而不是任由他的杂乱枝条肆意生长。
最近,老家还有一段更骇人听闻的事情。
二年级一学生听到老师批评他作业没完成,当场从楼上跳了下去。
老师吓坏了。幸亏是二楼,孩子受伤比较轻。但事后家长依然大闹校长办公室。
全校老师达成统一意见,以后学生无论如何都不管了,作业也好,成绩也好,过得去就成。
现在的教育病了。老师不好管,家长胡乱管。孩子听不得一句重话,家长塞满了“甜言蜜语”。
“你好棒!”孩子吃了一口饭。
“你真厉害!”他写对了默写的字,你夸他。
“你好听话!”他没把自己挂在地铁的栏杆上,你这样夸。
“你最棒!”他把同班同学给揍了,你不问缘由地夸他的勇气。
……
孩子需要鼓励,但所有毫无原则的夸奖,对孩子来说更是一场灾难。
孩子变得不听话,听不得批评,听不得一句重话。要知道,以后他们的人生路上,你无法一路护航。所有的路都需要他们自己走。
这一路上,收获美好时,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不好的声音。我们要做的是,让孩子在行走的路上变得更加强大。
遵守最基本的原则,听得进不同的声音,心平气和地面对这些声音。而不是在我们的呵护下,变得禁不起一丁点风吹草动,甚至拿生命开玩笑。
相比上面的夸奖,我更喜欢这种,事实上,这种方式往往更有效。
“你好棒,上次落了好多饭在桌上,这次没有落。”孩子吃完饭,说不定还会擦干净桌子。
“你好厉害。上次错了两个,这次全对。”孩子知道自己进步了,并且他会一直保持努力。
“你好听话。地铁急刹车很容易把你带翻,还有你挂那里,晃来晃去,你不安全,也会影响别人。知道吗?”孩子知道“听话”是遵守安全、文明乘车的规则,不是单纯地“听某个人的话”,也不会产生排斥心理。
“你最棒。敢于对校园霸凌说不,下次他再动手打你,还给我揍回去。”孩子知道对别人的拳头要用拳头还击,不是打人的行为受到鼓励,而是他敢于还手捍卫自己的勇气得到夸奖。
……
每一次的夸奖鼓励都是有备而来,藏着千万叮嘱,希望他能健康成长。惟愿这世上的孩子能好好吃饭,好好听话,健康长大。
家长的夸奖是蜜糖也是毒药,家长才是掌握药效的实施者,所以有什么样的家长,就有什么样的孩子。
再别说什么熊孩子了,你不熊,孩子才不会熊。孩子是你这辈子最最真实亲密的影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