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乡土故事亲子教育全职妈妈是一份职业
拯救儿子的童年,我不愿和婆婆再住一起

拯救儿子的童年,我不愿和婆婆再住一起

作者: 悠姌 | 来源:发表于2018-06-25 01:13 被阅读187次

结婚5年和婆婆在一起住了5年,谈一谈我的真实感受。

我家住在一个普通的县城,是很普通的一户人家。我和先生都是打工族,我们的爸爸当上了爷爷还在外面做农民工贴补家用。我们属于标准的底层人民。

结婚第一年

那年我很快怀孕,先生和公公去了工地打工,家里只剩婆婆和我。

我们经常在屋里屋外碰面。当无所事事遇上没有话题,会让彼此都很尴尬。

我们家是一个小院,邻居都是对门对户那种。坐在院里吃饭看到门外的熟人就不停的打招呼。中午一人端一碗饭坐到门口唠着家常就把饭吃完了。只有我,仿佛融不到这个氛围里。我只想呆在我的房间,以避免和门口熟人的尬聊。

每次在屋里一个人静悄悄的看书,都会被突然的推门而入又不带克制的声音打断。她有时会问我中午吃什么饭,有时会去屋里找一些日用品。而我在心里对于这种近乎陌生的打扰是拒绝的。

家里的窗户很高,早晨起来我会开窗通风但是需要踩着凳子。婆婆见了,就赶忙跑过来帮我把窗子推开。就这样很简单的一个动作,不仅推开了窗户,也推开了我们之间的隔阂。我开始在日常的交流中使用“妈”这样亲昵的称呼。

在会刻意制造话题缓解我们见而不语的尴尬,也会故意和婆婆一起看电视,吃饭时讨论着剧情发展。遇到电视里敏感的婆媳不和,我们也会尽量站在对方的角色里去表达自己的观点。

虽然略微生疏和不适应,但是,我们也在互相包容和迁就下,相亲相爱的过了一年。

结婚第二年

我的儿子出生了。还没出院,我就哭了。

由于胎大的缘故医生建议刨腹产。当时是深秋季节,刨妇产刚做完手术很多人都会感觉冷。我也一样,哆嗦个不停,尽管身上压了3床棉被加上自我克制,还是止不住牙齿不停碰撞的哆嗦。

先生的姐姐表嫂之类的人一副过来人的嘴脸在我重症监护室的病床旁边议论着:她这么怕疼呢?我生孩子那会儿可不像她。

我听了很生气,但是由于体弱却无力辩解,心口由于呼吸用力而疼痛,建议医生让她们都出去,只留下我妈和我先生。却始终没见婆婆的面,以为她会很关心我,会进来看看,看来我是自作多情了吧。

两天过去了,我的腹部由于疼痛不能翻身喂奶,没想到却遭到了婆婆的指责,到处抱怨:别人手术2天都可以喂奶了,你们看她,连动都不想动。我当时很想哭,但是忍住了,害怕婆媳不和让同病房里的人看笑话。

过了会,她出去倒水。老公问我疼不疼,我的泪水就再也绷不住了。

输液时会有一瓶缩宫素,很疼,我忍不住哭了。婆婆睡在对面隔着一个没有人的床铺背对着我说:别总是哭了,回了奶,孩子吃什么?于是我连气带痛更加抑制不住的哭,这时只有我妈妈在旁边心疼默默流泪。

婆婆很疼爱孙子。我暂时放下了自己,和婆婆一起想办法如何照顾好这个小生命。儿子一天天的成长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快乐和惊喜。我和婆婆之间的那种微妙也就淡化了。

结婚第三年

儿子一天天长大,为了贴补家用,我去上班,由婆婆一个人照顾儿子。直到我下班,儿子才会由我接管。

每次调休不上班的时候,我都起床很晚。但是儿子却起的早,于是就由婆婆先照看着。可能有的人看我乐的清闲就不爽了。在我还没睁开眼,婆婆的女儿就替婆婆把儿子放到我的床上话也不说的离开,仿佛就是为了给我脸色。

后来,我不堪重负辞职了,在家专心带娃。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家里慢慢多了两口人,在家里吃住。没错,就是婆婆的女儿和外孙。

她女儿比我大,总是不把自己当外人。在家里随意吃住,不打扫也不洗碗。吃完就躺着。

我在娘家一毕业就在外面上班,从不自己做饭。直到现在除了简单的饭自己吃还可以,就是不会做大锅饭。一天晚饭前,婆婆女儿对我说:以后你来炒菜。我似乎嗅到了不太善意的味道:你们不会炒菜吗?对方说:你至少得学学吧。我说:没人炒菜就不吃了。然后就离开现场。

那个夏天很热,出门回家想赶快把空调打开,于是就快步走回家。谁知推开门那瞬间我惊呆了,她女儿正翘着二郎腿平躺在我早上刚收拾好的床上吹空调玩手机。我二话没说转身就走。为了给她面子,我没吱声,克制了情绪。但是对方好像没察觉到什么。

我心里很不舒服。为什么这么多陌生人要来打扰我的安全感,在这个家,到底什么是属于我的,还是说我只是个外人。婆婆的女儿都可以在这个家横七竖八,我却连最后的一个卧室的安全感都被侵占。但是我并不想吵架,闹得人尽皆知。只好委屈求全。

那一年,我不断压抑着自己。不想让远在外辛苦打工的老公为家里的事操心。

结婚的第三年

我在沉默中爆发了。那段时间,我在家里没有一句话,也不在家里吃饭。我带着孩子在外面吃饭,路过娘家却不想回去诉说。因为在婚前我二伯的老婆曾跟我说:嫁的太近了,不要有啥矛盾都回来说,让你妈跟着操心生气。于是,我从不敢把负能量带回娘家,路过门口头也不回的走过去。

一个人带着孩子却没有去处,婆家不想回,娘家不能去。女人,呵,如此这般,到底为了谁?

最后无处可去。我还是回到了婆家。却发现婆婆在哭。我不知所以的上去问怎么了,她却不说。

于是,我就去问和婆婆关系不错的嫂子。对方说:家里人看你这几天不高兴,我猜想可能是你姐在这打扰你了,于是就劝她回家住,怎么,你妈哭了?可能是不想让女儿回来吧,迫于无奈没办法。听到这,我的心彻底凉了。婆婆和女儿关系这么好,这让我感觉,我在这个家,算他妈的什么。老公不在家,更让我一点归属感都没有。

后来,她女儿白天偶尔来这里做客,到了晚上就回家了。

每次来说起话更是笑里藏刀。

那一年,我过的很不好。不喜欢说话,不喜欢笑,吃饭没胃口,并且持续时间很长。比没结婚没孩子的时候的体重还瘦10斤。我们县城没有心理医生,否则,我一定去看看自己有没有抑郁症,至少是轻度的。

结婚第四年

这一年,我自己做了点生意,证明了自己的能力。老公对我的关心多了起来,他姐姐对我说话也逐渐客气。我也不想再去维护这样的关系,多见面,少说话。但是对于婆婆,毕竟是长辈也是家里的成员之一,我没有理由抗拒她。

我经常给婆婆买衣服。看的出她很开心,偶尔买的衣服不合意,她就索性放着不穿。后来我怕浪费,帮婆婆整理柜子的时候就拿出来给我妈妈穿了。我妈说我送的衣服,哪有不喜欢的道理,都喜欢。其实,婆婆的衣服比妈妈的衣服大一个号,当时,我鼻子特别酸。妈妈却不知道,这是婆婆不喜欢的衣服我才拿来给她的。心里默默对妈妈说了句:对不起,我有了钱,一定会给你买最好看的衣服。

妈妈后来悄悄笑着对我说。她是知道的,这件衣服她在婆婆家见过。当时,我又羞愧又内疚,我说:妈,对不起。妈妈说:傻孩子,哪有什么对不起,只要你过的好,妈妈不在意这些,毕竟,小时候家里穷,妈妈也曾亏待过你,别哭了,啊。

结婚之前老公对我说他的妈妈很啰嗦,希望我不要介意。刚开始,我抱着理解的态度去体量婆婆。加上婆媳关系太敏感,家里的每个成员她每天都会啰嗦几句唯独除了我。

但是,随着日子的累积和带孩子的负担越来越重。婆婆身体不好,家里也没几个人,除了她女儿一天来一次,其他时间都是我俩和孩子们。这种啰嗦上瘾的习惯就直击到我身上和我的大儿子身上。只有到了过年,先生和公公俩人打工回来时,才向他们身上转移转移。

我在电话里跟老公说:我想到外面租房子住。我受不了咱妈每天都啰嗦了。她打乱了我自己的生活节奏你知道吗?搞得我每天特别烦躁得听她数落。

他这个时候只会和稀泥。至于搬出去住仿佛是一件不可能的事,说会让人看笑话的,别人会说你婆媳不和到处议论。有房子不住去租房子仿佛是一件很丢人的事。

我一边挣钱,一边带着孩子,婆婆做饭,偶尔带带孩子。我由于负荷不了这么多压力就让妈妈放下自己家里的任务来帮我带孩子。

妈妈虽然帮了我很多忙,但是毕竟生意还是需要精心管理的。经常顾得了这头顾不了那头。终于,因为承受不住,停业了。

去年一年,由于忙碌,减轻了抑郁,又转变成了焦虑。

结果第五年

一下清闲了,我和婆婆在家专职带俩孩子。直到现在,我还是处于那种放下忙碌和焦虑的轻松感觉。

但是,在婆媳关系上,我们不但没有更好反而更加恶化。

婆婆对我是啰嗦,但是对于已经3岁半的儿子来说。因为各种琐事,先是大吼,不听就用力打,直到听见儿子大哭,还是能听见她的指责和辱骂:类似于“你是瞎子吗?你是死人还是活人?”听的我很不舒服,但是我又没有什么一杆见影的办法来想婆婆示威。只好默默的见证每天一场又一场的大哭和打骂。

也许她信奉的是棍棒教育。

但是从我的成长经历看来,这种方式一点都不好。我会不断的在网上买书学习现代化的育儿观念。6岁以前给孩子安全感,满足他的好奇心,培养他的兴趣,建立他的规则意识。

关键是好好说话,尽量用游戏的方式引导他的习惯和规则感。而不是一味的打骂。

我在旁边观察了好多次,都可以证明她的不对,但是婆婆维护的却是自己老人的尊严而不是育儿的对错。

每次孩子还没犯错,他感觉孩子将要犯错的时候她就开始威胁或者发号指令般的大吼。结果,就在她吼完时,儿子却真的按照她说的做了。比如:把饭弄到桌子上,跑到屋里把爬爬垫用剪刀剪开。

后来我偷偷问儿子:如果奶奶不吆喝你,你会把饭撒到桌子上吗?

儿子说不会,而且还跟我说:妈妈,你屋里的爬爬垫漂亮,我不剪,奶奶屋的爬爬垫不好看我才剪。

孩子可能太小语言表达能力有限,再说,这种表达能力需要不断的练习。而环境却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孩子的学习能力。

他可能想说:妈妈,奶奶总是骂我,我就偏偏淘气给她看,哼。

因为,我也会有类似的感受,比如她唠叨我的时候,就会激起我的对抗情绪。孩子也是人,这种情绪很正常。

就在,今天下午,婆婆问我:我把饭端来,你快给孩子喂了。当时手头有事就说:一会自己端来吃。婆婆没好气的回了句:我说的是孩子,不是你。然后关门离开。于是,我心里郁闷极了。

但是,比这更重要的是我担心,他会因为这样经常被打骂的环境影响他自尊心和安全感的建立。

我儿子每天晚上都会吵着和我睡,但有时候带俩孩子真的很累,所以就让他和奶奶睡。

接着就会听到孩子撕心裂肺哭着说要和妈妈睡,还念叨着:妈妈最爱我了,我要和妈妈睡。最后,我还是心疼孩子就重新抱回我屋睡。就会立刻看见儿子对着我笑,当时,我的心真的会融化,累就累吧。

眼看着孩子一天天长大。环境的影响对孩子的一生是不可逆的。

所以,我决定,给老公商量。一定要搬出去住,尽管是租的房子也没关系。

我不想让孩子走我的弯路。我童年缺失的东西,一定要给到孩子,因为,我知道,得不到无条件的爱长大的孩子,内心有多苦。

古文化强调孝道。但是要想让孩子学会孝顺,做父母的首先要学会如何爱。

父母爱孩子毋庸置疑,但是,如何爱却是一门学问。

孩子是父母的决定来到世上的。孩子有权利得到父母的尊重和平等的对待。而不是借教育之名剥夺孩子探索世界的权利。

不要以为,你穷,你苦。孩子就活该受到来自父母或者爷爷奶奶的负能量。

当然,很多人的教育方式会沿袭上一辈人的教育方式,尽管自身也被那种棍棒教育伤害过。

鸦片战争打开了国门。改革开放,让一些新科技,好的文化流传进来。在互联网如此方便的现在,我们应该接受新的育儿方式,让孩子的人生有一个更好的可能。

孟母三迁,择邻而居。费孝通的父母也曾为了孩子的学业搬过几次家。城里的父母会买高价的学区房来为孩子的将来助跑。我为什么不能搬一次家,尽我所能给孩子一个更好的童年感受呢?

宝贝放心,你成长需要的安全感,好奇心,表达情绪的能力和规则秩序,妈妈会尽一切能力,满足你的成长需求。

既然是妈妈带你来到了这个世界,就会负责你对这个世界的满意。最大限度的避免你受到来自亲人的伤害以及人为地对你成长的限制。

妈妈会努力搬出去住,陪你一起探索这个世界。




相关文章

  • 拯救儿子的童年,我不愿和婆婆再住一起

    结婚5年和婆婆在一起住了5年,谈一谈我的真实感受。 我家住在一个普通的县城,是很普通的一户人家。我和先生都是打工族...

  • 鸡腿风波

    刚刚拿着一半的香瓜去公公婆婆的屋里让公公和儿子吃,目前,婆婆和闺女住一起,公公和儿子住一起,我因为计划过几天出去上...

  • 婆媳之间 作者:爱

    看了好些关于婆媳关系的文字,看后颇有感触。 婆婆和儿子一起住,有了孙子也不愿照顾,女主只能自己在家带孩子,婆婆还成...

  • 请保姆的前奏

    婆婆去世多年了。婆婆走的时候,我问公公是不是随儿子们一起生活,公公不愿意,说一来是他现在住的小区,是以前单位盖的房...

  • 怀孕时让你最崩溃的瞬间是什么?

    我是和老公单独住,婆婆和大儿子一起住(老公是老二)怀孕到7个月,婆婆一次电话没打过,也没来看过我。 怀孕快7个月的...

  • 我们在农村有两层楼房,儿媳妇非要去市里面租房住,她不可理喻

    我们这边一般娶媳妇都是和婆婆一起住,分开得少,单独市里买房的更少, 我是想儿子和我一起住的,所以一直没给他买房,现...

  • 实在不愿意和小辈住一起

    不愿和小辈住一起,不是怕啃老,也不是怕做保姆,即使彼此尊重,客客气气,也是十二万分的不乐意。 我还不是婆婆,是住女...

  • 我为什么坚持写作

    儿子和女儿都上了大学,我不用再为他们的衣食住行操心。婆婆已经去世,我不用再劳心费力的伺候她。看着镜中有几丝白发,脸...

  • 女儿去世多年后,外孙要来分她的房产

    孙婆婆年龄大了,从大儿子去世后,她小儿子不放心她一个人住,孙婆婆就一直和小儿子住在一起。孙婆婆想把老房子卖了,补贴...

  • 和婆婆亲如母女

    小霞婚后跟公婆住在一起,她的心里是12分不愿意,说来公婆房子很大,也就一个儿子,住一起每天都是婆婆做饭,小霞下班回...

网友评论

  • 吾名大霞:善意我妥协只能让自己更憋屈,心里不平衡
  • 夏花依在:看到评论只想爆粗口,责任和义务跟相处不来是两个概念好不。你对自己孩子不好孩子都会哭泣,离家出走何况忍受另一个女人的喋喋不休却不能发脾气
  • 烂漫春天:我觉得婆媳还是不要住在一起比较好,这样就能避免很多矛盾,我没有婆婆,所以一直是一家三口住。以后儿子结婚了,我也不会和儿子住一起,成家了就让他过自己的小日子!
    悠姌:@烂漫春天 我也是这样想的
  • 8166114d1360:婆媳关系从古至今是个难题
    悠姌:@北重划线平台 是的
  • 一起勇敢:很理解你的痛苦,我们从单身变为已婚,再变为母亲,身份的交织导致了我们的茫然,坚持自己认为对的,不要善意妥协3而伤害自己
    悠姌:@一起勇敢 谢谢支持,我已经搬出来住了
  • 孔子杏:我们家三个女人。我妈,我媳妇,我女儿。如果他们错了,都是我这个男人的错。如果她们都对了也是我这个男人的错。其实啊。家里就是一个不讲理的地方。慢慢悟吧,熬吧,等你做婆婆的时候就知道这个世界上没有对与错。
    悠姌:@塬上红杏 是的,同意你的看法,没有对错。但是却有隔阂,婆媳关系从陌生人到一下子要叫妈,打入对方360度无死角的生活,逾越了心理边界,对别人的生活方式指手画脚,天天如此,矛盾自然产生。我对婆婆没有针对她人格上的职责,只是针对我们天天住一起这样容易产生矛盾的距离选择主动分开,而这本无对错。我照样会不时回家看看,反而比以前有话可聊。
  • 孔子杏:婆媳关系的好与坏关键点在儿子如何做了。家和万事兴。
  • 蘑菇Hellen:你这是遇到克星了
    悠姌:@蘑菇Hellen 哈哈哈,我已经搬出来了,以前儿子天天看手机,现在在我的专人管理下已经成功脱离手机依赖
  • 17df433c86fd:您是一个很好的母亲,在婆媳关系中,您也做的很好。坚持自己的想法,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
    悠姌:@柒柒in 谢谢支持😊
  • 文而而:分开住
    和婆婆保持距离 不需要过分亲近
    艾小鱼儿:@文而殊 心疼楼主,身同感受
    悠姌:@文而殊 你说的特别好,不要过分亲近。我刚开始就是太想处理好婆媳关系。比自己亲妈对待的都好,结果就是一次次扎心。反而激化了矛盾。以前跟老公说咱妈,现在只想说你妈。不想用那么亲近的称呼,心里别扭。
  • 47cc7c1841fe:因为一定要住在一起才正常这种意识让你会对搬出去住充满了纠结
    我是三线城市 结婚必须有房独自居住 即使有孩子了 婆婆也不过是暂时寄住
    在乎别人的眼光你就要有所牺牲 别人不是你 建议你不等于能替你去承担后果 最终是我们自己为自己买单
    关于教育 一个家族的进步基本上就是下一代教育的更新 没有好的教育 孩子得不到爱和接纳 未来你也不会有好果子吃 你吃婆婆教育的恶果 还犹豫要不要搬走。。。。
    悠姌:@连乃慧13604241151 谢谢,听了你的话,我更坚信自己的想法了
  • 移动安全星球:自古忠孝难两全,男人在这个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很重要,看着哭了,还是希望你好好给你老公说你的感受,然后让你老公处理这件事,他如果不能很好的处理,真的不如离婚
    悠姌:@Andy0214 我们已经搬出来了。他挺好,很理解我的感受。我们感情还不错。
  • 木柠菲:是我太决绝了嘛??我觉得这还不如分了😂人生苦短,何苦为难自己
    悠姌:@miho7615 可能会让你失望了,虽然搬出来了,但是我们住的很近相处的很好,婆婆没事会送好吃的过来,我也会带着孩子们回来看看。可见婆婆对这样的状态还是很满意的。请问,我们现在这么幸福,我儿子将来怎可能对付我。而且,将来我也不打算和儿子媳妇住一起。现在没人打他骂她,现在儿子听话的很。我看你是脑子有病吧,想讨论回家跟你媳妇慢慢讨论这话题,姑奶奶我不陪你聊了。
    miho7615:@悠姌 等着娶个媳妇来对付你
    悠姌:@木柠菲 我们已经搬家了。感觉很好。很自由。不再听她数落。也不再听她随意打骂我儿子。我的儿子,我自己教训,用不着她管。
  • 6411062f812b:我认同你,有的人就是怎么捂都捂不热的,婆媳关系就是两个都好才会好,有一个不想好就绝对好不了!
    悠姌:@江湖睿 是呀。现在搬出来了。不想跟她有瓜葛了
  • 戒无:你要先把自己过好了,然后才能给儿子一个好的人生,你自己都过不好自己这一生,何谈给别人幸福!
    悠姌:@浮生偷的半日闲 所以我才搬出去,你没看懂吗
  • 汉唐使者:换位思考一下吧,今天你要出去,美其名曰拯救儿子的童年,等到你老的时候,你的儿子也不和你过了,他也要拯救自己儿子的童年,到你你咋办?不要只从别人的身上找原因,看看自身吧,你嫁给了不是你老公一个人,而是他的家族,你的责任和义务跑到哪里去了,同理,你老公娶的也不是你一个人,而是对你娘家家族的接纳,他也有绕不来的责任和义务~~~
    汉唐使者:@文而殊 哈哈,估计你和你婆婆关系不咋地~~
    文而而:@汉唐使者

    小夫妻分开独立住是很正常的一件事
    和孝道没有关系,
    悠姌:@汉唐使者 我会努力生活,也会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 慧妍0010:我看到了一个努力的妈妈,为你点赞!
    悠姌:@慧妍0010 谢谢
  • 水摇绢:每个人都在误解中被伤害,然后就用自己的误解,再给自己一次伤害。理由的正确,不等于选择就正确。你相信眼前只有一条出路的时候,真正的出路在你身后。智慧的人出路千千万,愚昧的人一条走不远。人最大的成熟是让自己有该有的情绪,人最大的智慧是让自己想该想的事情。
    悠姌:@水摇绢 为所当为,顺其自然
  • 深水之下:都是很小很细节的事,却让人无可奈何。赞同搬出去住
    悠姌:@深水之下 是啊,谢谢
  • 菜问妈妈:还是分开住好,我们在一起住了10年了,我的婆婆如果能自己提出回去住,就是老天眷念我,是我生命中奢侈的事,多么愿意老公能够理解,婆婆最好不要进来,不要住进来,,即使日子穷点,糟糠夫妻也可以有纯美的爱情,婆婆也一天天老去,唯愿老公长寿,夫妻孩子能彼此陪伴的长点。
    菜问妈妈:是的,
    悠姌:@六艺一妈妈 女人的要求并不高,我们只是想要自由,不想被人压抑自己,因为生命中不重要的人,扰乱自己热爱生活费自由。
  • 奇异的果果:传统中很多人没有很好的边界意识,你的权利就是我的权利,我的义务就是你的义务,针对这种人立规矩很重要,如果边界被侵犯支持开怼反抗,守好自己的边界,为之付出的一切行动努力都是值得的。有了边界再来谈亲情,否则干涉和压制就会一直出现。
    悠姌:@奇异的果果 说得好,特别喜欢这段话
  • 锦锦_d440:支持你,努力过独立的生活!
    悠姌:@锦锦_d440 谢谢😜
  • 仙肚瑞拉:总有理由出来住的,我觉得重点在你的老公,你跟他讲明白你的想法和感受,相信他会理解你,
    悠姌:@白薰儿 嗯嗯,谢谢😜
  • 仙肚瑞拉:只想说,好想抱抱你,唉,她是长辈,朝夕相处,
    我们不能顶撞,却又容不得自己的内心沉郁万分,搬出去是对的,在精神上力挺你一下,我明白站着说话不腰疼的道理,想不到更好的办法,只能给你一点点安慰和支持了🌝
    为了孩子,加油
    悠姌:@白薰儿 谢谢,暖暖的支持
  • 5b3f90b49c11:真是写出了太多女人的心声
    悠姌:@平安吉翔 @平安吉翔一起加油
  • 愚鹟不老:过独立的生活吧。
    悠姌:@老愚鹟 会的
  • Crazy麻麻:小时候的安全感似乎只有妈妈能给。尤其是有了二胎后,他心里会有比较。关于如何平衡教育他俩,我也正在摸索中。
    悠姌:@Crazy麻麻 一起加油
  • 三爪喵呜: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悠姌:@彡彡喵 是啊
  • 进击的lukee:佩服你坚持那么久 婆婆一说我 直接带儿子回娘家住 理都不理她 再见:relieved:惹不起总躲的起
    悠姌:@miho7615 你就会向着自己妈说话,走到哪攻击到哪,你媳妇跟着你挺倒霉。不知道这个世界有个词叫换位思考吗。尊重,懂吗?
    miho7615:你这样的心态,嫁人干嘛,害你老公
    悠姌:@宸哥的母亲大人 距离产生美
  • SX书莘: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老人的
    观念都差不多,我婆婆也脾气不好。
    悠姌:@SX淑馨18863917831 经济倒是独立,家里的水电费,生活开支都是我和老公承担的多。就连话费都是我给她交的。我们这里好像有一个不成文的潜规则,就是不和老人住一起就是离经叛道不孝顺,得承受一定的压力和舆论影响。我老公在决定这件事情上也挺纠结的。
    SX书莘:@SX淑馨18863917831 支持你自己经济独立不要在家里
    悠姌:@SX淑馨18863917831 如果婆婆再不闭嘴,那我就只能离远点了。
  • 誉仔妈妈:很佩服你,可以坚持这么多年
    悠姌:@誉仔妈妈 恩,正在努力。因为要躲避七大姑八大姨的舆论,唉!
    誉仔妈妈:@田田tt 早日脱身吧!
    我没有和婆婆一起,从怀孕七个月住妈妈家,到我儿子上幼儿园前两个月,我也快崩溃,后来就来市里面住了
    悠姌:@誉仔妈妈 也是无奈
  • 47cc08ea93f3:还是要分开住,住在一起就是事多,不如自己单住舒服。遇上不通情达理的强势婆婆,什么都沟通不了!
    悠姌:@故小秋 是的
  • 昭哥聊聊:早点出去,我作为早教人士的忠告
    悠姌:@昭哥聊聊 谢谢你的忠告😊
  • 储念遥:太理解你了!
    悠姌:@储念遥 谢谢
  • 生活留声机:处理好婆媳关系,确实不容易。耐心些,多沟通,相信会好些!
    悠姌:@生活留声机 谢谢😊
  • 6392df6ec2e2:哎呀,字字句句都感同身受呢
    悠姌:@miyalinlin 😜
  • 书童2002:还是分开住好。
    悠姌:@书童2002 嗯嗯
    书童2002:@田田tt 慢慢来。
    悠姌:@书童2002 是啊,我正想办法。距离产生美
  • 念惜: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如果不能搬出去,一定要和婆婆好好谈谈,你要什么、孩子要什么、尊重接受她什么……
    悠姌:@渡得一人心 嗯嗯,谢谢

本文标题:拯救儿子的童年,我不愿和婆婆再住一起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yley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