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十点读书写字读书让生活美好读书
《第七天》 :请把我安放在死无葬身之地

《第七天》 :请把我安放在死无葬身之地

作者: 柯朗儿 | 来源:发表于2018-02-18 16:53 被阅读33次
图片来自网络

余华的巅峰之作——《活着》,不知道刺痛了多少人的内心。

“以笑的方式哭,在死亡的伴随下活着。”不管在哪个年代都能道出多数人的无力和无奈。

那死后呢?死后可以得到尘世未到的幸福吗?

在余华的作品《第七天》中,一个死亡接连着一个死亡,有人得到了安息,有人死无葬身之地。

故事有些荒诞,每一天都让人无法呼吸,绝望到流不出一滴眼泪。

余华用《旧约·创世纪》的神话做引子,“到第七日,神造物的工已经完毕,就在第七日歇了他一切的工,安息了。”第七天是结束。

本以为死后就可以告别一切,什么都化为无,变成火化炉中的一把灰,静静地躺在盒子中就可以了。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火化场的等候区,有普通区,有贵宾区。普通人比不上富人,富人在权势面前也只能等着。

现实社会中的阶级等级在这里还是没有得到什么改变,只不过谈话的内容变成了寿衣、骨灰盒、墓地的价钱。

还有那么一些人,因为没有墓地,变成了流魂。

没有人悼念,那就自己悼念自己;没有人问津亡魂,却能遇到相同的骷髅。

这些人相伴在一起,仿佛生活在世外桃源中。

即使不清楚是如何来到这里。

在这七天里,不断有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时间进入死亡世界,总会有人告诉你发生了什么。

婚姻会因为现实而破碎,欺骗会将人推入无限的深渊,遮羞布会不断地进行相互掩盖,爱不会因为时间的推移去改变。

发生在现实中的事总会有那么一个人提醒你,曾经的煎熬和幸福。

同样也会在飘飘忽忽中找到答案,那个一根筋爱着孩子的父亲,善良的“妈妈”,愿意为鼠妹付出一切的男朋友,还有无尽的人的贪婪与丑恶。

我很喜欢余华这种用人物语言来叙述事情本身,故事的荒诞,相比现实来讲,实在是微不足道。

文章中有很多伏笔,读的越来越深时,会发现,每个人物都会或多或少的有些关联,就像人与人之间总会有一些或深或浅的结点。

作为小说本身也许不是最出色的,但作为一部文学作品,肯定是最适合咀嚼的。咯牙的部分让人颤栗,咬舌的地方让人痛到窒息。

看完《第七天》时,忍不住又回味了一下《寻梦环游记》。如果说《寻梦环游记》是在指引孩子爱家人,勇敢追梦的温情故事。那么《第七天》就是在告诉大人,纵使生活总是无剧本上演,给你很多苦难,那也要在迷雾中学会宽容。

在活着的另外一个世界中,火化等候区还在上演着“社会”。但有一个地方,“那里没有贫贱和富贵,没有悲伤也没有疼痛,没有仇也没有恨……那里人人死而平等”,那里的名字叫死无葬身之地。

几千年来,在这片土地上很难实现所谓的大同社会。但是我相信,在某些地方,有个集体,他们之间没有贫贱富贵之分,没有仇与恨,人人平等,就连花草也是友爱的。

为人不易,愿你在苦难中开花,在甜中流泪。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第七天》 :请把我安放在死无葬身之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ljbt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