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遥说:“文学作品光靠曲折离奇的故事,可能有某种吸引力,但很难打动人心。真正艺术作品的魅力在于作家用生活的真情实感去打动读者的心。”
电影《世界上最美好的离别》就是这样一部作品,它没有惊心动魄的情节,却通过日常细碎的生活演绎出让人心灵震颤的内容。
家庭主妇仁姬照顾患有老年痴呆症的婆婆15年,她为一家人操劳;她去丈夫上班的医院看病,丈夫却因为自己是一名薪资低的医生而不愿意在工作的地方见到她,让她去社区医院自己买点药吃;她去看上班的女儿,想约她一起吃午饭,哪怕是简单地乌冬面,女儿却忙着和有妇之夫约会,推脱她;她心疼儿子辛苦学习考上大学,儿子却和女朋友腻在一起,过自己的快意人生;她偷偷攒钱补贴弟弟家用,即使弟弟误解她继承了父母大部分财产,而弟弟却每次赌博嫖娼挥霍掉姐姐接济的钱;她为周围的人默默付出,直到自己患上膀胱癌……命运要拉走她,毫不留情,如此决绝。
当家人知道仁姬的病情已无法手术,死亡正在逼近的时候,剧情开始反转。
丈夫尽责地陪伴,近乎讨好地为她搭建新房,养了她最喜欢的植物,为她但吉他唱歌,陪她看无聊的电视剧,陪她到江边撒欢,为她洗澡。
女儿反省,当她因母亲的病情而内心痛苦、沮丧,想要见一下那个有妇之夫的时候,他却因“老婆回来了”拒绝了她的请求。女儿终于明白谈恋爱也是有公式的,她应该找一个未婚男人,有妇之夫只关心自己的家庭。她要好好地活着,遇到一个好男人,像自己的妈妈一样善良地活着。要谈一个堂堂正正的恋爱,可以向别人炫耀,自己的男人如何有趣、体贴、有担当。
儿子成长,一直对妈妈深深地依赖,以为她会永远在身边守护自己,却突然发现妈妈真的有一天会离开自己,于是想要快点完成学业快点赚钱,哪怕是回报一点点给妈妈。
弟弟迷途知返,终于做了正经工作,开始认真生活。
不可挽回地,她终于还是离去,在离别的前一天晚上,她和丈夫躺在床上的对话让我感动到落泪。
“没有我,你也可以好好地活下去,对不对?没有人唠叨你,肯定过得更好。”
“我不要。”
“我死后,你会想我吗?”
“嗯。”
“什么时候?都怎么想?”
“每天都会想。”
“每天什么时候?”
“早晨上班前,打领带时。”
“还有什么时候?”
“喝难喝的大酱汤时。”
“还有呢?”
“喝好喝的大酱汤时。”
“还有呢?”
“喝酒时,醒酒后,看见床铺时,睡觉时,醒来时,想听唠叨时,妈妈闹脾气时,秀妍出嫁时,正秀开学时,毕业时,春节煎圆饼时,中秋节做豆包时,生病时,孤单时……”
“老公,亲亲我!”
“老婆,我真是太感谢你了。”
可是这感谢来的太晚了。人生难免离别和失去,最遗憾的是没有好好地珍惜在一起的时光。
积极心理学常常教我们要学会感恩,感恩自己遇到的事,感恩自己的家人、同事、朋友,因为感恩能提升幸福感,当感恩成为一种习惯的时候,我们会更珍惜与家人朋友在一起的时光,珍惜生活中美好的时刻,而不会把它当成理所当然。
如果读者或观众仅仅记住作品中的故事情节而没有更多的收获,那作品就会流于我们通常所说的肤浅。从这个角度讲,电影《世界上最美好的离别》是成功的。它揭示给我们的是,感恩并珍惜你所拥有的幸福,这样,当我们失去时才会少一些遗憾多一些从容。
要常常带着一颗感恩的心去生活,就像毕淑敏老师说的,“当我们一无所有的时候,我们还有健康的身体;当我们不再享有健康的时候,那些最勇敢的人依然微笑着说,我还有一颗健康的心;甚至当我们连心也不存在的时候,那些最优秀分子仍然觉得幸福,因为我曾经生活过。”能活着已是爱,这难道不值得感恩吗?
常常提醒自己注意幸福,即使有一天会离别,你已倾尽所有,无愧无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