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1000天演讲打卡,第567天。
记得上初一的时候,姐姐请同学来家里吃饭,后来他们走后我发现一个姐姐在我的英语书上写了“读书是农村子弟的唯一出路”,这句话对我出触动特别大。农村的孩子只有通过上学来改变命运,接受教育不仅仅可以摆脱贫穷,⽽且还能提升⼈⽣境界。
《贫穷的本质》第四章讨论教育,对于家长来说,教育不仅是⼀种投资,⽽且还是他们赠送孩⼦最好的礼物。然⽽作者明确指出借钱供⾃⼰的孩⼦上学,并指望孩子以后能挣到钱,为他们养老。我们⽆法从根本上完全消除收⼊差距,政府⼲预教育就成为必须,让教育变得廉价,确保每个孩⼦都能得到⼀次机会。
作者进⽽分析公⽴学校和私⽴学校的各⾃缺点:公⽴学校的效率低下,私⽴学校太重功利。作者⽤“期望的诅咒”来形容教育的现状。家长们似乎总将教育看成⼀种让⾃⼰孩⼦获得财富的⽅式,就觉得以后能考一个公务员,拥有一个铁饭碗就是最完美的。
父母都把希望都寄托在他们认为最有前途的那个孩⼦⾝上,觉得孩⼦毕业考试的成功是非常重要的,整个教育体系都是这种思想。教师们都喜欢优等生,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教师具有精英意识,他们觉得好的学生就是值得多花时间与精力教育,那些差生们老师也不抱希望了。任由自己生存。其实,这会造成⼗分严重的后果。
作者认为学校为什么会失败,在于课程和教学针对的都是精英,⽽不是⼀般学⽣。私⽴学校在普通学⽣教育⽅⾯表现⼀般原因在于他们的重点在为某种艰难的公共考试培养最优秀的孩⼦。这种精英教育有失公平,还浪费资源。作者指出不现实的⽬标、不必要的悲观预期,以及不恰当的教师激励机制,导致发展中国家的教育体系没能完成⾃⾝的两⼤任务——给予每个⼈⼀套健全的基本技能及发掘⼈才。
⾯对如此的困境,必须进⾏教育重建,教育要确保每个孩⼦在学校⾥学好基本知识,掌握基本技能,并且要确信,只要每个孩⼦及其付出⾜够的努⼒,他们就能掌握这些技能。可能需要⼀种双重的教育体系,⼀种在昂贵的私⽴学校接受最⾼标准的教育,另⼀种就是⼤众教育,降低家长们的期望,注重核⼼能⼒的开发,⿎励孩⼦相信⾃⼰抓住机会,通过努⼒实现⽬标。
作者语重⼼长地说:“要想建⽴⼀个能够向每个孩⼦提供机会的学校体系,⾸要的⼀步也许就是,认识到学校的服务对象是其现有的学⽣,⽽不是他们可能想要的学⽣。”这可能与孔⼦所说的因材施教”有异曲同⼯之妙。
教育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真正是⽴⾜现实,⾯向未来的事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