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光影小黑屋简书电影院简书电影
《大红灯笼高高挂》:向死而生的活着

《大红灯笼高高挂》:向死而生的活着

作者: 一只麻_瓜 | 来源:发表于2018-01-29 17:17 被阅读10次

前几天又重温了一遍《大红灯笼高高挂》 ,对于影片我感触良多。

影片主要讲述的是已经有三个姨太太的老爷再娶一个姨太太入门的宫斗戏码,这很普通的宫斗剧在张艺谋导演设计中加入了中国元素红灯笼、捶脚以及中国风的深宅大院的房子,让人倍感压抑。在人物设计上四个姨太太加上一个丫鬟是主角,四个姨太太出身各自不同,象征的符号意义也不相同。大姨太在剧中从他的台词衣着打扮上可以解读为是类似有名无权的偶尔稍微有点作用的当家母,二姨太则是面善心狠的老好人形象,三姨太是有名的花旦,人美歌甜,四姨太则是留洋的学生,一身傲骨,还有丫鬟是一个一心想当姨太太跟老爷有暧昧关系的四姨太的侍女。简单的来说,整个故事的来龙去脉就是各有千秋的五个女人为了争夺一个老头子的宠幸,换种说法也是五个女人为了争夺权力导致一个死了一个疯了,结局讽刺的也悲剧性的是再添新的五姨太的喜庆结局,整部影片荒诞又悲哀,留给我很多思考。

首先,影片的画面是红色的与冷色调交换的,因为传承下来的规矩是姥爷点哪一房的姨太太,那位姨太太就有权利点菜挂灯笼和捶脚。因此,色调的对比表明有人失宠有人得宠,而在画面呈现上导演采用对称封闭式构图呈现给我们一种被束缚的感觉,五个女人貌似嫁入有钱人家当起了姨太太不过也是一只笼中鸟,在父权社会的统治下,女人就像是男人身上的一件衣裳,想穿就穿想脱就脱,就像是剧中四姨太意识到这个问题时感叹的那句话一样:我们像狗像猫像耗子什么都像,就是不像人。这句话让我久久不能平静,当时社会的束缚如此之重,可以为了吃得饱穿得暖被当作金丝雀一样关在房子里与同类争宠,明争暗斗,笑里藏刀的生活让老爷的虚荣心得到满足与膨胀,但是现实的无奈却是无法逃避无法改变,只能委曲求全的活着或者死去,最后丫鬟死了,三姨太死了,四姨太疯了,说是为了得到爱情做的牺牲,简直是笑话,说是为了权利也太肤浅,如若她们生活在我们这个年代至少不会这么凄凉的下场,一个接一个的女人进来活在由男人设计的规则孤独终老或者斗个你死我活。让我深切的体会到当时社会的穷苦是由外而内的。

她们为了一个红灯笼死的死伤的伤,冬去春来又换了新欢,日子在绝望中日复一日的重复着。就像《活着》只是活着,孤独的活,向死而生。

相关文章

  • 无标题文章

    《活着》,向死而生。

  • 《活着》---向死而生

    上一次看余华的《活着》是在暑假返校的火车上,燥热的绿皮车,乌泱泱的坐着站着满满都是人。 我坐在靠着车窗的位置,千篇...

  • 活着:向死而生

    在我读过的众多书籍当中,余华的《活着》对我的影响最为深远,使我在漫漫人生路上觅得了自己的目的,知晓了自己因何而生、...

  • 《活着》:向死而生

    第一次听到“向死而生”这个词时,内心是有些触动的,那天看到对“向死而生”这四个字的解说,我想用它来表达余华笔下的《...

  • 向死而生 ---《活着》

    一直都觉得人生就是否极泰来。既不会一帆风顺,也不会一生坎坷,每个人都会迎来开满鲜花的好日子。有静谧的夜,有平...

  • 《活着》,向死而生

    以前总听身边推荐《活着》这部作品的人说着对它同一个平价:压抑,太压抑了。 记得大一下学期,国学老师说的那个平价这不...

  • 【活着】向死而生

    我记得有句话叫做:向死而生。 特地去谷歌了一下 上面是这是地球人口总数以及出生和死亡人数的GIF图,从2018.1...

  • 向死而生—《活着》

    《活着》这本书看了两遍,第一遍是高三的一个夜晚,一口气看到凌晨两点。一边打着手电筒,一边抹着眼泪,因为怕打扰室友休...

  • 向死而生的活着

    今天中午午休的时候,我突然接到朋友d的一条信息,吓得我手机差点掉到地上。她说,她想死,告诉为数不多的几个朋友她的微...

  • 向死而生的活着

    死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字,一边是餐,一边是匕首。死这个字本身就是这样,一半为活着而汲取生命必须的营养,一边又要时刻面对...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大红灯笼高高挂》:向死而生的活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lqfz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