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像这些年的成功学换了一种方式大行其道。早年,陈安之的成功学是给你列出条条框框,给人以一种“听话,你也能成功”的错觉。最近媒体在大肆渲染的成功学似乎“高大上”了许多,年轻有为的创始人,N轮融资,好几位数的年薪……
曾以为理想有多丰满,现实就有多骨感,如今看来,似乎这和理想现实不太有关系,你看,那些同龄人的现实比我的理想都要丰满得多啊……
小时候的peer pressure,存在于一个班级一个小区里,是隔壁班的张三,邻居家的李四。如今的peer pressure,延伸到了一整个平行空间虚拟世界里,是世界那头,与你八竿子打不着的同龄人。
从小到大,我好像都活在peer pressure的阴影里:作为父母的乖乖女,与别人家的孩子比成绩;作为老师的左膀右臂,与其他班的班干部比荣誉。
即便后来长成一副平平庸庸的模样,丝毫没有小时候“出类拔萃”的影子,也依然不由自主地随着同龄人的脚步走:明明文科溜到飞起,偏偏随了大流硬着头皮报了理科;明明社交恐惧到骨子里,依然选择了同龄人认为“还不错”的大公司,在办公室政治里蹉跎了两年光阴……
最怕便是这样的人生啊,没有活出别人眼里的精彩,却也将本属于自己的人生轨迹远远甩了出去,待有一日心生悔意,却发现,往者不可谏,来者亦难追。
前几天知新共学外刊群结营,那天我在群里发了这样一段话,大意是说,每个人的生活节奏不同,空闲时间各异,进度有快有慢那是再正常不过,大可不必受他人的影响。保持自己每日学习的习惯和节奏,哪怕进一寸,也有进一寸的欢喜。
进一寸,有进一寸的欢喜。这句话最早出自胡适的《论读书》,原话是:“怕什么真理无穷,进一寸有进一寸的欢喜。”初见时,便感到于我心有戚戚,颇有些庄子“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的豁达。
两位大师的观念不谋而合,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注定要失败。不如把视线收回来,放到自己身上,能抓多少便是多少。
这么多年过去了,这个思路仍然能够治愈时下的“同龄人”焦虑症。每个人的起跑线不同,所处的环境所遇到的机遇也不一,何必用他们的赛道来定义自己的路呢?山外有山人外有人,真要横向去比,只怕会陷入深深的无力感之中。不如把气息放在自己身上,走自己的路,每迈出一步都是进步。
曾经看过一篇鸡汤,说成熟的人要具备三种素质:
自律、自燃、自愈。
自律便不说了,便是指哪打哪的魄力、钢铁一般的意志。
自燃,是对事业对生活积极澎湃的热情。
而自愈,很容易被忽略,却又极其重要。它是一个人在被现实无情捶打之后,仍能摆正心态、调整步伐、重新上路的能力。
在我看来,这自愈便是,哪怕深知自己已被那个一骑绝尘的同龄人远远抛弃,依然笑谈“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的定力。
如此,宁愿被同龄人抛弃,留自己一人坚守阵地,踽踽独行,不乱方寸,每一步都有力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