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成为家长以来,我常问自己,作为家长,如何去教育好孩子?这可能是每个家长都有的疑问。最近在读一些育儿类的书籍,有了一些新的思考。
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给孩子足够的爱,以孩子喜欢的方式。而不是我们认为的方式。我们分为四个步骤来看:
1真心爱孩子,不能觉得孩子是负担,是麻烦。
父母爱孩子,这是毋庸置疑的。
然而,作为成年人,我们还有除了家庭之外的另外一重身份,社会身份。社会身份,让我们承担各种压力和问题。很多人,难以把这两种身份做出清晰的划分,把社会身份带来的压力焦虑,带回到家里,会觉得孩子很麻烦,是个负担。这种想法,会越来越影响到日常生活,进而影响亲子关系。
所以,第一步,是家长无条件地爱孩子,像孩子刚刚出生时那样。
2了解自己和孩子的性格特点
每个孩子的性格特点各有不同,有的胆小怕事,有的调皮捣蛋,有的不爱说话,有的话多不停,有的安静暖心,有的捣蛋成瘾。在《不吼不叫,如何平静地让孩子与家长合作》这本书中,把孩子的性格特征称为气质。简单说,气质就是一个人做事的方式。
家长要做的,就是了解自己的孩子性格,也就是气质。平时的观察,和记录,让家长更全面地了解孩子。
当然,还有一个主角,就是家长自己。不要通过他人的评价去了解自己,自己应该也做相应的观察和记录,才能有更加客观的认识。
了解自己和孩子的性格特点,这是亲子关系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步骤。直接关系到沟通方式的选择。
3选择孩子喜欢的 方式,持续地对孩子表达爱
这个步骤,两个重点。
第一是,孩子喜欢的方式。这个根据孩子的气质来确定。例如安静暖心的孩子,更喜欢安静地环境,家长专心地陪伴孩子玩耍。然后,需要家长更主动地对孩子说爱。而顽皮捣蛋的孩子,可能更需要的是,家长在孩子玩的时候,默默地陪伴。
第二是,家长要持续地对孩子表达爱。含蓄是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我们习惯于把爱放在心中,不去表达,或者单方面以为孩子都懂。这样的方式,其实不利于亲子关系的培养。爱孩子这件事,就要大声地说出来,表达出来。不管是对孩子,还是家人朋友,这种爱都要表达出来。从心理学方面来说,表达是一种正向的强化,可以更增进感情。对于其他的负面情绪,则要想办法去化解,不去表达。保持身心的一种正念。。
4表达爱的常用办法
很简单,每天拥抱孩子。这是最为简单有效的方式。国外有媒体研究过,每天拥抱孩子十六次,可以改善亲子关系。看,多简单啊!每天拥抱孩子,谁都能做得到!
不要不好意思,不要因为孩子十岁了,就不再拥抱孩子,孩子永远是家长心中的小宝贝,这个不随年龄增加而改变。
,拥抱孩子,虽然是小的事情,贵在坚持!不妨从今天开始,每天主动去拥抱孩子!你会收获惊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