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剧控和好奇宝宝,
抱着猎奇心理,看完了《轮回派对》和《忌日快乐》。
《轮回派对》讲述了纽约客女子娜迪亚参加完自己的生日派对后意外身亡。但是她的人生并未因此结束,第二天,她又在派对上醒来,发生的一切跟昨天一模一样,刚开始娜迪亚很困惑,随着时间的推移她开始意识到自己会在派对后意外死亡,尝试了各种方式,都逃不过一死。只有通过改变才能反转结局,在这个过程中,她还遇到了有同样经历的亚纶,两个人联起手来面对困境。。。。。
《忌日快乐》主人公泰莉在自己生日当晚被杀,一觉醒来仍然生勾勾,她以为只是生日前夕的恶梦,怎知醒来后的经历跟梦境完全一样,生日当晚再惨遭杀害,然后又一觉醒来。究竟是上天的大礼,还是死神的玩笑,她竟然无限次被杀,再无限次重返生日早上。泰莉醒完又死,死完又醒,她唯一可以做的,就是找出杀自己的神秘凶手,否则在一次次的死亡轮回里她将慢慢变得虚弱,最后可能无法继续轮回。。。。。。
1. 两部作品都是循环式的死局。
2.主人公都是在自己的生日当晚被杀。
3.再循环中不断摸索,寻求出口。
4.在不断的死了又死过程中,主角变得虚弱。
不同的是:
《轮回派对》娜迪亚是意外死亡,《忌日快乐》属于他杀。
前者在追寻答案的路上,遇到了相同经历的人,互相帮助,走出困局,后者是主人公一个人的循环。
《轮回派对》主角周围的朋友会随着剧情改变消失不见,《忌日快乐》只能改变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
无论是相同还是不同,两部作品的本心都是想引起人们对生活、自身的思考。娜迪亚和泰莉在发生这件事之前,都是所谓的碧池,以自我为中心,浑浑噩噩地过日子。在日复一日的循环中,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做出积极的改变,最后获得重生。
影片的时间选在生日当天,有纪念意义,使得反思和改变变得更加重要
作为凡人,死亡时我们难以逃脱的课题。在这之前,我们该如何面对自己的生活?
醉翁之意不在酒,相信两位导演真正的在于:活在当下。
先引入一个概念:蝴蝶效应。
百度对其的解释是:蝴蝶效应(The Butterfly Effect)是指在一个动力系统中,初始条件下微小的变化能带动整个系统的长期的巨大的连锁反应。这是一种混沌现象。任何事物发展均存在定数与变数,事物在发展过程中其发展轨迹有规律可循,同时也存在不可测的“变数”,往往还会适得其反,一个微小的变化能影响事物的发展,说明事物的发展具有复杂性。
可以引申为社会中某一个个体,一个不起眼的行为都有可能引起连锁反应。不相信么,在以上两部都有实例,娜迪亚有次去探望自己的母亲,和母亲犟嘴,没有多注意,母亲失误点燃煤气引发爆炸,卒;泰莉由于太自我,生活糜烂,导致舍友的不满,从而导致无限次被杀的命运,起因只是一段婚外情。两位主角在经历了一番波折后,意识到破局需要大胆改革,她们开始主动的关心起身边的人,照看他们,做对的事,最后,终于改变了自己的命运,这就是积极的蝴蝶效应。
对于观影者来说,生命只有一次,若是走错一步,导致不幸,再也没有办法重来。也许,你在马路上和一个陌生人吵架?影响的不只是你自己?也许那个陌生人是别人的伴侣?因为他和你发生争执,心情不好,工作屡屡出错,被领导痛批,回家后和伴侣吵架,你的行为影响到的是你自己,还有陌生人,陌生人的伴侣,陌生人的同事以及伴侣和同事周围的人?这是一个没有终点的假设,可能家庭破裂,断送事业,甚至可能会付出生命的代价。
对于我们每一个个体来说,规避这样的情况应该是我们的社会责任。做法很简单,对周围的人,陌生人好一点,多一点微笑,多一点善意,你改变的可能是别人的一天,甚至一生,你没有办法估量有多少人会因为你的一个微笑或者一次善举收到积极的影响。如果从你做起,用你的行动去感化他人,社会中正能量多一些,也许离婚率,犯罪率,自杀率会少一些。
我想做个有感染力的小姐姐,用慢慢的善意激发正能量的蝴蝶效应,让世界更美好!
![](https://img.haomeiwen.com/i3563914/99da0fae5a10e9e0.jpeg)
![](https://img.haomeiwen.com/i3563914/424a1f308d7eb3d2.jpeg)
![](https://img.haomeiwen.com/i3563914/7dc43cecf3cd8b54.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3563914/264dc9649cbcb808.jpeg)
![](https://img.haomeiwen.com/i3563914/20ea651e6bbfc033.jpeg)
![](https://img.haomeiwen.com/i3563914/8d6d05272d7b09cc.jpe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