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这里是北京四九城
老北京的规矩“人情份往”,好多人不懂了,遇事儿真露怯!

老北京的规矩“人情份往”,好多人不懂了,遇事儿真露怯!

作者: 1eb28d5dfd95 | 来源:发表于2017-12-04 20:37 被阅读6次

人情份往,也是老北京的土话。但它又是北京人的老规矩。

老北京人重视礼数,亲戚朋友之间讲究礼尚往来,人情份往,算是礼尚往来的一个方面。

‘‘人情”好理解。“份往”,指的是“出份子”(钱),即亲朋好友之间婚丧嫁娶等方面的挑费(花费)应酬。这种应酬,除了本人要亲自出席,还要往外掏“份子钱”。

老北京人忌讳说钱,这种“份子钱”也有说法。婚礼的“份子钱”,叫“纳喜儿”或“贺喜儿”。丧礼的“份子钱”,叫“折祭”,即以钱代替祭品的意思。

份子钱怎么出?是由您跟主家关系的远近亲疏来决定的。其次,份子钱出多少,是根据当时人们的经济收入和消费总水平,以及社会风气来定的。

上世纪60和70年代,份子钱只有一两块钱。那会儿,一个普通工人的月收入也就是三四十块钱。现在的份子钱一般要在500元到1000元。不可同日而语了。

出“份子钱”有几个老规矩:

一是婚丧嫁娶红白喜事的份子钱数是有区别的。

红事(婚礼)的份子钱,一定要双数:四百,六百,八百;或者是整

数:一百,一千,—万。

白事(丧礼)的份子钱,一定要单数:三百,五百,七百,九百等等。

二知道自己吃几碗干饭,别耗财买脸。换句话说,根据自己的经济条件,量力而行,能掏一块就掏一块,别逞能。您家境贫寒,掏一块钱,表示个心意,主家也不会挑眼。

三是随大溜儿,北京人也叫“随份子”。也就是人家掏多少,您就掏多少,不能少,也不能多。通常“随份子”的,都是跟主家关系一般的人。

“随份子”得有人张罗。这个张罗人会根据当时份子钱的“行情”来定钱数的。张罗人把份子钱凑齐后,用“礼纸”(市面儿上有卖的)包好,一一写上名字,在仪式当天,交给主家。需要说明的是:婚礼要用红纸,丧礼用白纸。

四是跟主家关系比较近的人,切记不要“随份子”。您的“份子钱”一定要单给,哪怕您给的钱比“随份子”的钱都少,也不能“随”。因为您跟主家的关系比较亲近,必须要跟“随份子”的人,有所区别。

五是“投一还二”。您办婚礼时,王家大哥给了您六百块钱。王家大哥办婚礼,您就不能再掏六百块了,只能多于这个数。一般是人家给您六百,您要还一千二。假如您当时手头紧,掏不出一千二,至少也要掏八百或一千。

什么叫人情份往?您从这些老规矩中,就能咂摸出来。

文 | 刘一达

相关文章

  • 老北京的规矩“人情份往”,好多人不懂了,遇事儿真露怯!

    人情份往,也是老北京的土话。但它又是北京人的老规矩。 老北京人重视礼数,亲戚朋友之间讲究礼尚往来,人情份往,算是礼...

  • 英年早婚

    随份子这事儿估计每个成年人都遇到过。婚丧嫁娶,人情份往,都是来而不往非礼也!大家看重的是你来我往之间的情份,谁也不...

  • 老北京系列:老北京的讲究与规矩(一)

    老北京的饭桌上,串门,家具,做寿,喝茶,它啊,都是有规矩的。所以,今个,咱就聊聊这老北京的规矩。 民以食为天,咱们...

  • 道德当身,不以物惑

    老北京有许多“老规矩”,这些规矩影响了世世代代的北京人,他们变得有修养、有礼貌。 这些“老规矩”说白了就是他们认为...

  • 老北京系列:老北京的讲究与规矩(二)

    老少爷们,上一篇与大家分享了些老北京的规矩与讲究。这一次,我们所说的是老北京家具,宅院,的讲究与规矩。 闲话少说,...

  • 老理儿

    社会上曾流传着一些说词,北京人事儿多,理儿多。尤其是满人的理儿更多。 确实如此,老北京家庭家规很多,为这些规矩的传...

  • 你欣赏什么人,你就是什么人

    《欣 赏》 你欣赏什么人, 你就是什么人。 你真懂了柏拉图, 你就是柏拉图。 你真懂了孔子, 你就是孔子。 ...

  • 双节

    成年人的世界 看懂了不要说 看不懂也不要问 问 就是不懂规矩

  • 东江湖山里人家木匠的金钢钻

    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话。凭本领做事的一句谚语,但谚语归谚语,老北京手艺人还真把它没当回事儿,老一辈人穷,省...

  • 帮还是不帮

    帮你是情份,不帮你是本份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老北京的规矩“人情份往”,好多人不懂了,遇事儿真露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mhfi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