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似乎是不一样的一天,心情不一样了,心态都大大不同,每一刻都是挑战自己的耐力和韧性。
这段时间以来,一直规划自己2021年,做些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和自己之前不想做的事情。想太多,阻止了自己前行的脚步,想突破自己,让自己另有打算,换一种思维,个人深感欣慰!今天就是一例:从一开始不让自己发脾气,忍住!在自己脑海里一直盘旋这三个字“使命感”。逐渐往下放自己,那个过程:只有自己感触颇深;边收拾边克制自己不发脾气。还不断转换思维,不容易!一直很有耐心的一步一步按着自己的思维做完,做不完自己还难受。
今天看到先生五年级在乡下时的毕业照,我又找到他现在的照片做了对比,看着看着,想了很多。接着找出来孩子在园里的照片,做了区别。起点不同,终点也不同。大学毕业以后,所有一切都是靠自己,自己是社会中的一份子。走入社会这个大家庭中,体验所有。都是挑战!最基本点是,不能好高骛远!踏实做人!实际点会更好一些!自己也是乡下考到市里;学习的专业是财政税收;一直是自己在找工作,家里说姑老在银行里,可以投奔的。没想那么多,也往那里想;后来家里奶奶说去找叔叔。我想都没想让叔叔去找。怕落下人情,自己还不清。因为婶子比较势力,所以这一路都靠自己,哭过笑过被骗过不给工资。都是自己在解决,解决所有自己遇到的问题!现在想想那会儿的自己太了不起了!父母在这里是空白,都靠自己!反而跟我说:爸爸没有本事,我们也一样。听完之后心里不舒服,那些年也会为了这些思维,内心难受很多。不想回家,回家面对家人,回家就是“谁谁家孩子,怎么…。”对比让我真受不了;也不愿听下去;所以跟父母有了一点隔阂。这样的状况等到我自己有了孩子才会好些的。那些年,经历了很多…。不会忘记,也不愿再扒开追究!过去了就是经验。
虽然现在自己也有孩子了,但是自己对自我要求很高。一直在改变自己,不是为了孩子,是为了自己!只有自己更好,孩子也一样不会差;改变从来不是先生和孩子的事情,而是我自己的事情;从来不会因为他们的缺点而生气或者责骂还有打压甚至埋怨,而更多的是接纳和“爱”!放下我自己。婆婆在我怀我家孩子的时候,心梗走了,没见到孩子,孩子也不知道奶奶,曾经孩子把我的奶奶当做他的奶奶,因为他不懂。今年我抽个时间告诉了孩子,是怎么回事!我不知道自己想的对不对,让孩子接受这一切,生死是常态,是每一个人必经之路!包括我有时候也不能接受死,孩子也一样的。所以,你希望自己是什么样,从现在开始:行动起来吧!希望就在前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