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和你打仗,又在打仗的时候守规矩。
(我想揍你,请你站着不动让我揍)
你以为这样搞笑的事情只是发生在故事里吗?不,它真真切切的发生在历史里。
一, 打仗讲规矩
事情发生在春秋宋襄公和楚国作战的时候。宋襄公十三年的夏天,宋国在宋襄公的带领下攻打郑国。当时的楚国出于利益考虑,于是围魏救赵,攻打宋国来解救郑国的危难。
于是宋楚双方在这一年的冬天在一个叫做泓水的河边摆开阵势,准备开打。楚国仗着人多,率先攻打过来。
这个时候,大臣们建议“彼众我寡,及其未济击之。”意思是,在楚国还没渡河一半的时候去攻打它,这在兵法中叫做“击其半渡”,大臣们的建议,合情合理。
然而宋襄公这样讲道:君子不困人于厄,不鼓不成列。 翻译过来就是,君子不能乘人之危,所以我们不能攻打还没排列好的楚国军队。
事情的结果显而易见,在宋襄公的“指导“下,宋军大败。
二, 又当婊子又立贞洁牌坊
首先,孔子讲君子不争。宋襄公想当君子,然而第一件事情就做错了。因为他发动了战争,去攻打了郑国。这不是君子的行为,利益的驱使让宋襄公置国人的安危于不顾。
其次,真正的到了战场殇厮杀的紧急关头,宋襄公又拿出君子的那一套理论来,渴望别人和他文明的规矩的打。然而,战场从来都是成者为王败者寇。只有胜利了,你才是王。
既然非要立君子的理论,想要避免战争,那么还不如直接去当楚国的附属国,这样既避免了战争,又成全了自己的君子的美名。
然而宋襄公,又想成全自己的美名,又想打仗争取利益,何尝不是又当婊子又立贞节牌坊呢?
三, 打脸的自我修养
先不说宋襄公这样做是否符合君子的道义,我们先来看这件事情的结果:宋国大败。大败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楚国并没有理会宋襄公的君子约定,而是彻底地打败了宋国。
那么,宋襄公的目的,姑且说他是为了少伤亡,可是,这样伤亡的不是楚国军队,而是宋国自己的军队。所以,伤亡并没有因为他的君子自我修养就减少一点。
一个人立FLAG,没完成,被打脸,那顶多算是个人的打脸。可是一个国君,你的一言一行,代表的是一个国家的立场和命运,你用你自己的自我修养,去打整个国家的脸,这样的行为可以说是很不负责的。
计划没有变化大,一个人的行为没有贯彻到底,被打脸,并不丢脸。可是当你的责任越来越大,代表的势力越来越广,你还是不能把言行贯彻到底,而被打脸,那就是很危险的行为。
所以,即使被打脸,也要能保全你肩上的责任,保证你的根本。这才是被打脸的时候,应该有的觉悟和修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