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优秀或卓越者的品格特征之四:至中和(心平气和)

优秀或卓越者的品格特征之四:至中和(心平气和)

作者: 栎树老何1 | 来源:发表于2023-11-30 09:52 被阅读0次

优秀或卓越者的品格特征之四:至中和(心平气和)

儒家经典《中庸》中有一段经典论述,主要讨论了中庸之道的核心概念——致中和。原文是:“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首先,上文定义了两个关键概念:“中”和“和”。“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指的是在没有任何情绪或偏见的状态下,内心是平静、中立的,这就是“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则是指在表达情感或反应时,能够适中并有节度,这就是“和”。换句话说,人的情感和反应应该在适当的范围内,既不过度也不不足,以达到内心的和谐与平衡。

接下来,上文强调了“中”和“和”的重要性。“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是说“中”是天下万物的根本,即所有事物都应以“中”为准则。“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是说“和”是天下普遍通行的准则,即所有事物都应以“和”为目标。

最后,上文阐述了致中和的境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是说当达到了内心平静和谐的状态时,天地万物都会各在其位、各育其生。换言之,当一个人能够达到“致中和”的境界时,他就能与天地自然和谐共存,达到一种内心的平静和和谐。

综上所述,中庸之道的核心概念——致中和。它强调了内心平静、适中平衡的重要性,以及这种状态对于个人和社会和谐共存的重要性。同时,它也提出了达到这种状态的方法和途径。

老何把上面“至中和”的要点归纳如下:

平心静气,心平气和;

喜怒哀乐,发而中节。

这句话表达了一种为人处世的态度和原则,强调了内心平静、情绪稳定的重要性,以及在表达情感时要有节制和适度的原则。

首先,“平心静气,心平气和”强调了内心平静、情绪稳定的重要性。在面对各种挑战和压力时,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冷静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心平气和,才能更好地应对问题,不被情绪所左右,从而做出明智的决策。这种心态也有助于提高自己的韧性和适应能力,更好地应对挫折和失败。

其次,“喜怒哀乐,发而中节”强调了在表达情感时要有节制和适度的原则。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情感和情绪,但是表达情感时要有节制和适度,不要过度或不足。在表达情感时,要根据具体情况和场合来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让情绪影响到自己和他人的关系和利益。同时,也要注意不要压抑自己的情感,而是要学会适当地释放和调节自己的情绪。

总之,“平心静气,心平气和;喜怒哀乐,发而中节”这句话强调了内心平静、情绪稳定的重要性,以及在表达情感时要有节制和适度的原则。这些原则对于个人和团队的成长和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冷静,控制自己的情绪表达,可以更好地应对挑战和压力,提高自己的适应能力和领导力。同时,这些原则也可以帮助人们建立更好的人际关系,促进团队的合作和创新。因此,培养“平心静气,心平气和;喜怒哀乐,发而中节”的态度和原则对于个人和团队的成功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国时期,诸葛亮因用错马谡而失街亭,魏将司马懿乘势引15万大军向诸葛亮所在的西城奔来。而此时,诸葛亮身边没有大将,只有2500名士兵留在城里。众人听到司马懿带兵前来的消息都大惊失色,而诸葛亮却冷静地登城楼观望,思考对策。而后对众人说:“不要慌乱,我有计策,可令他退兵。”诸葛亮登上城楼,焚香弹琴,还打开了城门,丝毫不畏惧。司马懿一看到诸葛亮如此镇定,竟然被“吓”退了。

这个故事中,诸葛亮的冷静和心平气和使他成功地化解了危机。他的情绪稳定让他能够在压力下保持清醒,并想出应对策略。

孔子弟子中有一个名叫颜回的学生,他以平和的性格和良好的道德品质而著名。孔子曾经称赞他说:“颜回这个人,他的修养很深啊!他那些愤激之情,都藏在心底,永远也不肯轻易发泄出来。”

颜回的心平气和、情绪稳定使他赢得了孔子的赞誉。他的内在修养使他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保持平和的心态。

总之,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保持情绪稳定、心平气和的心态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问题并取得成功。

心平气和、情绪稳定的人通常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一是冷静理智:他们通常能够在面对挑战和压力时保持冷静和理智,不会因为情绪波动而失去判断力。他们能够运用自己的知识和经验来做出明智的决策。

自控力强:心平气和的人通常能够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不会轻易被情绪左右。他们能够自律地管理自己的情绪,不会因为情绪波动而做出冲动的决定。

二是乐观积极:心平气和的人通常能够看到问题的积极面,并寻找机会来解决问题。他们不会轻易放弃或失去信心,而是会积极面对挑战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是适应力强:心平气和的人通常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能够应对各种变化和挑战。他们能够灵活地调整自己的心态和行为,以适应不同的环境和情况。

四是人际关系良好:心平气和的人通常能够很好地处理人际关系,与他人相处融洽。他们能够理解他人的需求和情感,并与之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关系。

五是自我调节能力强:心平气和的人通常能够很好地调节自己的情绪和心态。他们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来缓解压力和焦虑,保持内心的平静和稳定。

综上所述,心平气和、情绪稳定的人通常具有冷静理智、自控力强、乐观积极、适应力强、人际关系良好和自我调节能力强等特点。这些特点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应对挑战和压力,提高自己的适应能力和领导力,同时也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个人和团队的成长和发展。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进行以下各种微习惯的训练,以逐步养成心平气和、情绪稳定的品格特征:

一是行为习惯:通过日常行为来训练自己的情绪管理能力。比如,每天花一些时间进行冥想或深呼吸练习,帮助自己平静下来;或者定期参加一些放松身心的活动,如瑜伽、按摩等。

二是思维习惯:培养积极的思维模式,学会从积极的角度看待问题。可以尝试换位思考,理解他人的需求和情感,以及学习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三是心理习惯:学会接受自己的情绪,并找到合适的方式来处理和调节情绪。可以尝试通过写日记或与朋友交流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或者通过一些创意性的方式来缓解压力,如绘画、写作等。

四是潜意识习惯:通过自我暗示和自我激励来培养积极的信念和心态。可以在早晨起床时给自己一些正面的暗示,如“我今天会过得很好”、“我可以面对任何挑战”等。

五是信仰理念:树立积极向上的信仰理念,如感恩、宽容、乐观等。这些信仰理念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

在学习和工作中,也可以运用以下方法来训练微习惯:

制定计划:制定合理的学习和工作计划,设定明确的目标和时间表。这样可以让自己更加有条不紊地学习和工作,减少因为压力而产生的情绪波动。

寻求反馈:在学习和工作中与他人积极互动,寻求反馈和意见。通过他人的视角来审视自己,发现自己的不足并加以改进。

培养自律:在学习和工作中保持自律和自控,不轻易放弃或放松对自己的要求。遇到困难时,可以尝试通过深呼吸、冥想等方式来平静下来,然后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学会沟通:与他人保持良好的沟通,学会倾听和理解他人的观点和需求。通过沟通来解决问题,化解矛盾,同时也可以让自己更加心平气和。

保持乐观: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看到问题和挑战的积极面。在面对困难时,可以尝试换位思考或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待问题,以缓解自己的压力和焦虑。

总之,通过日常生活中的行为习惯、思维习惯、心理习惯、潜意识习惯和信仰理念的训练,以及在学习和工作中制定计划、寻求反馈、培养自律、学会沟通和保持乐观等方法,可以逐步养成心平气和、情绪稳定的品格特征。这些微习惯的训练方法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应对挑战和压力,还可以提高我们的适应能力和领导力,促进个人和团队的成长和发展。

相关文章

  • 区别

    【平凡者、优秀者、卓越者之区别】1、平凡者,害怕挑战;优秀者,迎接挑战;卓越者,寻找挑战。2、平凡者,等待机会;优...

  • 吕氏春秋.孝行览.义赏

    【原文】 四曰:春气至则草木产,秋气至则草木落。产与落,或使之,非自然也。故使之者至,物无不为;使之者不至...

  • 五维教练第二天

    心法篇 行为—思维—情绪—信念—卓越 1、卓越“做卓越品格的贡献者” ·乞讨者关键词是“要”,表现的是控制、批判,...

  • 上善若水•中庸灰度

    老子用水之特征和作用,来比喻最优秀的领导者所应该具有的人格特征。 水最基本的特征和作用主要有四点:一...

  • 五维课后收获

    1.在五维的课堂里对我印象最深刻的体验是关于卓越品格的贡献者的讲解。我们给自己的定位是卓越品格的贡献者,但是又不能...

  • 读书笔记——《从优秀到卓越》吉姆·柯林斯(上)

    第一章 优秀是卓越的大敌 >> 优秀是卓越的大敌。这就是为什么鲜有优秀者实现卓越的主要原因。 【为什么说优秀是卓越...

  • 《了凡四训》更重要、更伟大的意义

    前边提到,《了凡四训》人生方向指导之书,它能使迷惑者有方向,善良者更良善,优秀者更优秀,卓越者更非凡,有福德者更长...

  • 卓越是优秀之上的严苛自律

    参考二八法则,生活中大概有20%的人是比较优秀的,而称得上卓越的,在优秀者当中的更是万里挑一! 优秀者常见,卓越者...

  • 《从优秀到卓越》小结

    第一章:优秀是卓越的大敌 优秀是卓越的大敌。这就是鲜有优秀者实现卓越的主要原因。1996年作者的朋友比尔·米汉说,...

  • 手记三:锻炼卓越品格——“优秀学生”的培养 (一)

    今天看了李镇西老师《爱心与教育》的手记三:锻炼卓越品格——“优秀学生”的培养。 激励“优生”超越自我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优秀或卓越者的品格特征之四:至中和(心平气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mhqg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