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一』三家店

作者: 云竹升清焰 | 来源:发表于2018-12-28 19:38 被阅读2次

京胡锣钹的声音总归是噪了些,可偏遇上板得住腔调的伶人,硬是收住了那份聒噪,借着或白或唱的声韵,纵有万千情感深似海,管教他都付这一台戏中。毕竟,人生似戏,戏即人生。

『一』“将身儿来至在大街口”

从学校乘公交到汽车北站,需要一个多小时的车程。倘若在别处,一个小时恐怕不至于这么难捱;但现在,却令我有些紧张与局促。

原本约定好,母亲会到学校一趟。结果路上车耽搁了许久,时间已来不及。眼见得日头已近中午,电话那头母亲的声音便有几分焦急与歉意。再到学校已来不及,最后只得想了个折中的办法,母子两个在中途会合。

下了公交,冬天的阳光竟让我有晕眩。街上行人不是很多,但车不算少。沿着路旁高高低低的法桐看去,并没有寻得熟悉的身影。母亲认不得这城市的路,只在电话里嘱咐她不要四下走动,可真要找起来并不是件易事。

转过街角,正要再打电话确认一番——恍忽间,人潮中闪过熟悉的一瞬。只当是梦境未醒,却催促脚步再快些。

母亲也看到了我。她高高地挥挥手,斜挎的小包随着她的动作上下翻飞。她在马路那边笑着,可人行道上偏偏不亮绿灯。数着秒从74到01、变为橘黄,脚步迈出绿灯才慢悠悠地亮起来。

“妈……”

“冷吧。”说着,她攥住我的手自言自语,“还好还好,手比我还暖和。”

“公交上有空调——在这儿等了多久,手这么冰?”

“不久,不久,我也刚到。你瘦了些。”母亲撒了谎,她分明已等了许久。

“最近锻炼了一下嘛。”

『二』“娘生儿连心肉,儿行千里母担忧”

没有地方可去,娘俩就走着去汽车站。路上车来来往往,有些速度还不算慢。母亲挽着我的左臂,我也紧紧地牵着她的手——她怕我走得快有危险,我则消除她对车流的恐惧。

母亲不住地问我在学校里的近况,吃住如何、衣被是否单薄、学习上是不是有困难——有些话之前在电话里说过好多次的,可她总是要一遍遍地问上几次。

“都挺好的,妈,不用担心。”这话有些宽慰的成分,可大抵也是我的近况——毕竟对学习工作都没有什么太大的野心,自然要清闲地多。母亲却不以为然,她微微数落起我来,“看你生活费就知道这月吃穿肯定又没有放心上,说你多少次了,节俭点可以,但该花的时候就得花——要不我和你爸挣钱干啥。”

母亲的脾气我自然了解,“哎呀,怎么没花……前两天网上买了些东西,花了四五百呢——光说我了,您又去医院复查了没?”

“嗨呀,我这不都好了嘛。花那钱干啥。”

母亲的身体不算差。早年间父亲在外做工,家中尚有几亩薄田,里里外外都要靠母亲打点。浇头春水时,天还没解冬,连春寒料峭的温度都不比,母亲在田里一待就是一晚。过些年,镇上又兴起蔬菜种植,母亲就去打些零工,挖山药、摘蒜薹或是弄白菜。同样是一天,母亲可以比邻人多做两倍工,十里八乡的妇人提起母亲,总是要夸赞一句,“能干”。

可是哪有人一直会年轻呢?去年,家中大大小小十余亩田或已到期限、或租与乡人,母亲也去北京做工。日子久些,难免不太服水土,又要强生了些气;再累些,母亲的身体便有些吃不消。早先有些晕喘,后来给大夫瞧过,说是气血虚弱。一连用了十七副药,才微微收住虚症。结果药却也不用了,劝了几次再去复查,也不听。

这些状况,在母亲电话里讲陈中不过是寥寥片语。她总爱说的,还是关于我的问题:

“吃饭了没?别整天都在餐厅,周天出去吃些好的。”

“衣服薄不?宿舍里一床被子够不,要不要再送一床过去?”

“学习累不累?该出去转转就去,别整天闷在教室里。”

“谈朋友了没?年龄也不小了,合适的就去试试,又不是不给你多打生活费。”

……

可是这些话,找不到关于她生活现状的只言片语。

『三』“儿想娘身难叩首,娘想儿来泪双流”

车站里有几分清冷。

小超市里的售货员盯着手机看电视剧,驼背的老妇人在擦着玻璃,一旁的安检仪每隔几秒就响一下——声音不是很大,但很容易就听得到。

座位上只有十几个等车的乘客,因为座位多,显得人稀稀落落。背座的男生在给他的女生讲笑话,每笑一次,座位就跟着轻轻摇晃。

母亲也在说。她的声音不算大,说的事情也是些琐事。乡人间谁家娶了新娘子,谁家又老了人(讳言死生,故以代之),谁家的儿媳对婆婆好,谁家又多占了谁家几分地……零零散散,不成体系,也云淡风轻。只是偶尔也会叹一句,家里现在冷清了些。

听着听着,忽而就想到了那句戏词,“娘想儿来,泪双流”。

『四』“眼见得红日坠落在西山后,叫一声解差把店投”

母亲看望我稍带来的,不过是一袋小食、几件寒衣和一册医书。早些我也劝过她,说这些东西寄过来就好,不必再来一趟。母亲在电话那头想了想,还是坚持要来——总归要见上一面,说说话。

605路公交就要发车,售票员在月台催促了好几遍。话,自然不能再继续说下去。母亲拍拍我的肩,认真地看了一眼已高她一头的男子汉,“回吧,早点回学校。”转身上了车,可我分明看到,曾经的青丝间已被几分银白占据。

似乎是想到些什么,末了她回头叮嘱,“给你留了几百块钱,刚才藏在你书包小口袋里,路上留心些。”我经济上尚没有独立,吃穿用度还需要家里;家境算不得富裕,平日虽小气抠门,但难免偶尔有些拮据。母亲知道我的脾性,遂常常多留一些钱。她认老理,“穷家富路”。

回学校的361路要开很长时间。倚着车窗,老先生唱的《三家店》一直在耳畔萦绕。略微有些倦意,可脑海里还在不停闪现着那些陈年的故事。想到秦叔宝戴上柙琐难以扣首,杨四郎也无法在佘太君帐前留到五更。西皮流水的板眼有些急促,却更适合抒以深情。“叫一声解差”,声腔落在“差”只是一抖,却满是留恋与不甘。

日已坠西山后了吧,四下没有解差、也没有可以投靠的店家。惟有希冀与牵盼让我还有气力,打马夜行。

甲子己卯,别母三月暂逢,因以书怀

主人

相关文章

  • 『其一』三家店

    京胡锣钹的声音总归是噪了些,可偏遇上板得住腔调的伶人,硬是收住了那份聒噪,借着或白或唱的声韵,纵有万千情感深似海,...

  • 2018-05-19

    13811066847,李青业 延庆三家店

  • 三家店

    “香瓜便宜啦,好吃的香瓜,保甜,便宜啦啊,四块钱一斤,香瓜香瓜啦啊!” “鸡蛋2.99元一斤,叶芹1.28元一斤,...

  • 三家店

    城西菜市场街口有一家包子店。小学时每次上学我都是吃它,初中时每次出发去学校也会吃它,高中时每次返校路过也会吃它,大...

  • 2017年4月27日

    (水果店倒闭潮)短短三年,市区连锁水果店满意鲜果(三家),微笑果之林(三家),全国连锁店诚信致远水果店(两家),三...

  • 《独行》 2 察觉

    方遥所在的手机店不是私人的,而是一家名为“恒科”的电子通讯公司。 在同一条大街有三家店,全部是三家手机店...

  • 裁缝店的广告

    伦敦的一条街道上有三家裁缝店,三家店铺都在门口打着广告。第一家店的广告上写着:"伦敦最好的裁缝";第二家店的广...

  • 看你什么时候可以开分店 | 开店笔记

    一家店发展到什么程度可以开分店呢?有几位老板问过这个问题了。因为我现在已经开到第三家店了,第三家店运营一个月了,也...

  • 餐厅的“自杀式”营销:3个吐血活动后,新店关门

    一个开餐厅的老板,前前后后 一共开了三家以梭边鱼为招牌的火锅店,这三家店都经营的不错。在开第四家店的实收为了打造开...

  • 位居凌烟阁最后,秦琼被低估了吗?秦琼的孤勇一生

    京剧有个名段《三家店》,叙述秦琼在押解途中,夜宿于三家店。思念亲朋,不胜愁闷,发出阵阵嗟叹。而“两肋插刀”也源于秦...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其一』三家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miel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