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进乐购超市,不由得感慨: 曾经门庭若市,人山人海,现在却是很多店铺都空着,看到的也只是三三两两的人群。
不知不觉间,时代的发展,让一切都变了模样。
不变的,是超市的便利和服务。于是,隔三差五,也时常去超市购买些新鲜蔬菜、生活必需品。
今天的荷兰土豆好优惠,会员价1.18元/斤,挑了一些去结账。
结账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工作人员,在柜台里边,好像是个小姑娘,二十来岁,有些奶胖,兴许是毕业不久,刚参加工作的样子。
柜台外有一个穿白底花衣服的中年妇女,打扮得清清爽爽,利利索索。
她俩面对面在说话,不知道说了些什么,感觉双方都有些不快,中年妇女转身想走开。
我微微一笑,心想: 人与人之间,能有什么大不了的事儿啊?退一步海阔天空……
我正准备拿荷兰土豆给小姑娘打价格,突然听到小姑娘说: 神经病!
兴许小姑娘只是自言自语,却正好被没走远的中年妇女听到了,她转身,冲着小姑娘说: 你才神经病!
小姑娘“当仁不让”地顶过去: 你才神经病!
这下把中年妇女惹火了,回来,拿起柜台里的一个火龙果,朝小姑娘手上砸过去。
小姑娘捡起火龙果,朝柜台外转身走的中年妇女砸过去,砸到了她的后背上。
中年妇女捡起火龙果,再砸。
一眨眼,不知怎么,小姑娘走出柜台,和中年妇女扭打了起来……
有两三个男工作人员,过来把她们拉开了。
小姑娘回到柜台里边,拿出手机看,不出声。
中年妇女和那几个工作人员理论,说小姑娘的不是,她要找领导评评理。
我在旁边,听得略微有点儿眉目: 中年妇女进超市,看到火龙果不错,挺新鲜,拿了一个,直接到小姑娘那里称价格。火龙果没装进超市里的塑料袋,小姑娘不给称,并告诉她塑料袋在后面自己去拿,可是中年妇女好像没听见……
原来就这点儿小事啊?我注意了一下,今天超市放的塑料袋好像确实没有以前多,以前在每个卖水果、蔬菜的格子旁边都有,伸手就好拿。
可今天好像只有两卷,一卷在水果区域旁边,一卷在蔬菜区域旁边,确实要转个弯才能看到。
称好土豆,我就走开了,又去挑选了别的东西,结账,准备回家。
我到服务台取袋子的时候,又看到了中年妇女,边上还有两个女的,像是超市的领导。
只听到其中一个领导说: 我们是正规单位,员工有不对,处罚是肯定的,好像还依稀听到200元什么的……

拿了袋子,我就走了。路上琢磨: 她们今天的行为,值得吗?
就因为一句“神经病”,小姑娘要受处罚,说不准还会危及工作。中年妇女本来开开心心来购物,如今时间过去了,一样东西没买成,还受一肚子气。
小姑娘和中年妇女,今天肯定是不开心了,恐怕还会郁闷很多天,甚至可能还会把这种情绪波及家人和朋友。
小姑娘是超市的服务人员,都说顾客是上帝,那么,不管是什么样的顾客,都应该为他们做到周到细致的服务,没错吧?可是呢?
中年妇女,本来是到超市购物,却因一句“神经病”,惹火上身,情绪跟着到处跑。
如今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却还在到处找人评理,为一口气,为讨回一个公道。
即使讨回了公道,就算是小姑娘的错,她挨了批,受了罚,又能如何?值得吗?
心理学上有一个名词叫投射。
投射就是我们以为的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其实是自己内心对自己有这样的一个先期的设定。而这个设定,我们会以别人的行为来呈现出来。
我们认为的很多的否定可能未必是否定,而是内在对于自己不接纳不满意的一个投射。
世界仿若是无处不在的镜子,会从四面八方、各个角度,毫无死角地映射出你内心的一切。
那么,如果别人的一句话,像导火索一样导致你发火,是否正是因为你自己心里有“火”的种子?
否则,即使别人发火,你也会宽容、大度地一笑了之,或是视而不见?那么,问题解决的关键,是否其实就在自己身上?
想想生活中,有多少时候,我们走着走着,就忘了来时的真正目的,偏离轨道,横冲直撞,离初心十万八千里。
纵观世间多少五花八门、千奇百怪、荒诞离谱、扯不断理还乱的吵闹、纠缠与分离,不也是如此吗?
想想来时的路,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