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与你有关人生旅途读书
贾平凹,四十之后的活法

贾平凹,四十之后的活法

作者: 私家视角 | 来源:发表于2018-09-29 16:16 被阅读70次

五十知天命。

著名作家贾平凹已经是过六奔七了,人说写一本书就像过了一生,历经了世间百态,品尝了人生百味,所以写书的人要么是疯子,要么是智者。

而贾平凹写的书又岂是一本两本。

《商州》、《浮躁》、《废都》、《白夜》、《土门》等等,都是浓缩了万千世情的杰作。

所以,俗话说“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我们听听、看看过来人的实在话,对于我们自己来说,是非常有益处的。

特别是贾平凹这种经常游走在梦和现实之间的人,往往有非凡之语。

「人过的日子必是一日遇佛,一日遇魔。」

善念,恶念,都是一心而生。

人都是立体的,好人会做坏事,坏人也会做好事,所谓盖棺定论,就是说一个人不到咽气之时,你难说他究竟是好人还是坏人。

现在的人们往往过于轻易的否定、评判别人,随意臧否人物,不知不觉就造了诸多的“口业”出来。

是以,众口铄金,积毁销骨,有刀下留人,有笔下留人,有口下留人。

看一人,论一人,问心,也问迹。

清代王永彬的《围炉夜话》有“处世三大奇书”之称,里面有句话振聋发聩,发人深省:

「淫字论事不论心,论心千古无完人;孝字论心不论事,论事万年无孝子。」

如是。

人的一生到底能做些什么事情呢?

「当五十岁的时候,不,在四十岁之后,你会明白人的一生其实干不了几样事情,而且所干的事情都是在寻找自己的位置。」

一天时间,你可以穿衣吃饭,可以洗澡睡觉,可以说话聊天,但这些只是日常的琐碎,它们只是你生命中的定式,是存量。

而你去种一棵树,去养育一个孩子,去创立一个公司,这一类的事情才是做事,它们是你生命当中的变数,是增量。

就像一棵树要经历春夏秋冬、四季寒暑,才能够长大成材;一个孩子需要经历童年、少年、青年,才能够真正长大成人;一个公司需要经历多次的失败、挫折、教训和弯路,才能够壮大发展。

所以我们一辈子的时间,看似很长,其实很短暂,并不能够做成几件事。

比如,你三十岁的时候可以养育孩子,陪她读书、工作、结婚、生子,但如果你过了五十岁,就难说还有这个精力、心力和时间了。

平生一片心,不因人热;文章千古事,聊以自娱。

「在这个世上欺骗的事也太多了,真的也成假,假的也做了真,甚至自己也需要欺骗自己」

贾平凹说自己是“以文字立身,用字画养性,收藏古董让古董也收藏我。不浪费时间,不糟蹋粮食。”

这是他的性格,也是他的选择。

而性格决定命运,「性格为生命密码排列了定数,所以性格的发展就是整个命运的轨迹。不晓得这一点,必然沦成弱者,弱者是使强用狠,是残忍的,同样也是徒劳的。我终于晓得了,我就是强者,强者是温柔的,于是我很幸福地过我的日子。」

所以,贾平凹过得很快乐。

「在屋前种一片竹子不一定就清高,突然门前客人少了,也不是远俗了。还是平平常常着好,春到了看花开,秋来了扫落叶。」

人活,就得活出个滋味来,进一步是雅,退一步是俗;往前一步是仙,往后一步是人。闹市红尘之中,逍遥过活。

「快乐来了,最快乐的是自己,苦难来了,最苦难的也是自己。」

人活一世,不过是一场自作自受。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你以前说过的话,做过的事,犯下的种种罪过,终究会落在你自己身上。

因为,人永远是孤独的。

一切最深的情感,最热烈或最冷酷的感受,只有你自己能够完全地体会到。

「好多人在说自己孤独,说自己孤独的人其实并不孤独。孤独不是受到了冷落和遗弃,而是无知己,不被理解。真正的孤独者不言孤独,偶尔作些长啸,如我们看到的兽。」

亚里斯多德说,孤独的人不是神,就是兽。 英国哲学家维特根斯坦说,不可言说之事,必将无言以对。

孤独,是李白的“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孤独,是一个人的演唱会。

「人活着的最大目的是为了死,而最大的人生意义却在生到死的过程。」

活着,就是人生的全部意义。

但人为什么活着,怎样去活,大多数人并不知道,也不去理会,一代人又一代人的日子就是这样有秩或无秩地过着,如草一样,逢春生绿,冬来变黄。

「人生的意义是在不可知中完满其生存的,人毕竟永远需要家庭,在有为中感到无为,在无为中去求得有为;为适应而未能适应,于不适应中觅找适应吧,有限的生命得到存在的完满,这就是活着的根本。」

因此,贾平凹说我们不要论他人短长是非,也不必计较自己短长是非让人去论;不热羡,不怨恨,以自己的生命体验着走。这就是性格和命运。命运会教导我们心理平衡。

人生短暂,做正经事都还来不及呢,何必浪费在鸡毛蒜皮里。

在贾平凹看来,「人最大的“任性”就是不顾一切坚持做自己喜欢的事,只有这样,人才可以说,我这一生不虚此行。」

只有这样的人,才是一个“有用”的人。不然,「人要是活着没用了,这世上就不留你了。」

但对我来说,人这一辈子,除了做成一些事以外,还要有对宇宙对世间冷暖的感应,少了这些“与天地相往来”的精神活动,人生是不圆满的。

杭州一个寺里有副门联「是命也是运也,缓缓而行;为名乎为利乎,坐坐再去。」

我们的一生,或忙忙碌碌,或颠沛流离,或仓皇茫然,或苦中作乐,或自欺欺人,演绎了多少恩爱情仇,悲欢离合。

但心上所系,皆是争名逐利,想的是所欲所求,没有一刻是静心、安心地问问自己的时候。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说过,不要为了逃避痛苦而做一头快乐的猪,因为「未经审视的人生不值得度过。」

而可悲的是,芸芸众生都是群居,无知无觉——大凡世上,做愚人易,做聪明人难,做小聪明易,做聪明到愚人更难。

相关文章

  • 贾平凹,四十之后的活法

    五十知天命。 著名作家贾平凹已经是过六奔七了,人说写一本书就像过了一生,历经了世间百态,品尝了人生百味,所以写书的...

  • 初见贾平凹

    初见贾平凹 从朋友处得到贾平凹的电话,朋友告诉我,贾平凹...

  • 名家作品--散文2

    501:贾平凹《两代人》 502:贾平凹《《路小路作品集》序》 503:贾平凹《丑石》 504:贾平凹《龙柏树》 ...

  • 读贾平凹

    “云淡风轻”是我想到形容贾平凹最好的词儿,一直认为这个词儿更适合女子,但读完贾平凹之后,觉得云淡风轻更适合贾平凹!...

  • “笨人”与“鬼才”

    看到一篇文章《告诉你一个真实的贾平凹》,贾平凹说自己是个“笨人”,贾平凹不会说普通话,后来有个著名的段子,贾平凹为...

  • 贾平凹《白夜》读书笔记

    最近,读了贾平凹先生的《白夜》一书,感触颇多。《白夜》是贾平凹继《废都》之后,又一部以“西京”为背景的长篇...

  • 2018-12-08

    我的父亲贾平凹 ——作者:贾浅浅 贾平凹是我的父亲。也是中国当代文坛比较勤奋和出色的作家之一。生活中的贾平凹,善良...

  • 2022-03-13

    贾平凹

  • 剖析一针见血

    贾平凹

  • 真实故事

    1992年,贾平凹的妻子发现他“精神出轨”,闹着要离婚,贾平凹不愿意,不久后,路遥去世,参加完好友的葬礼后,贾平凹...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贾平凹,四十之后的活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mnvo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