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起来,阅读了一米阳光群里的第十六篇励志征文——一个两岁的孩子抗病的经历。文章很长,依旧是曲折动人,因为那些走过的每一步都会清晰地勾起我当初的艰难。但我的心已经激不起波澜,并且自动屏蔽了自己的感受,只关注那孩子至今的状态。还好,7个月的住院,2次ICU,5次大手术,脑积水引流成功,痉挛状态控制。最后,这个母亲说,只要努力,孩子就会好起来。看着这几个字,我在心里苦笑了。因为见过了那么多那么多拼命努力的父母,孩子还是不能如预期,即便父母亲也在心里许了一千次以命相抵的愿,老天依旧是不允。只能说这个孩子挺幸运的,愿他一日日进步。
读完文章,晨光已经隔着窗帘透过来,新一天开始了,今天是元月4号,励志征文比赛这个月底才能结束,虽然有病友联系我可以写一篇,但我没有这个想法,我相信,群里所有的父母都在竭尽全力,而那些更严重的孩子,他们父母的努力只会多不会少,可以说,每个孩子的治疗都是一部血泪史。
不由想到了桐桐妈,那个清秀瘦弱的母亲,我们同住在省妇幼时,她正处于濒临绝望的边缘,一次又一次她找到主治大夫,求他们用尽所有的方案再去试一试;又想到了轩轩妈,她一个人带着孩子,看遍了省内所有的专家后又去了上海,遇到的医生哪怕说一句对孩子病情消极的语言,她都会像头暴怒的母狮般咆哮过去;还有诚爸,那个走遍了全国知名的医院后又回来住院的父亲,看起来温文尔雅,但对着怀抱着孩子的、娇小的、满脸泪水的、无助的妻子吼道:“哭什么哭!大不了咱抱回去养着,好好待他,以后不委屈他,一天吃个猪头也给他买……”还有壮爹,那个高大的草原汉子,从内蒙辗转到到北京的大医院,又辗转到我附近的一个县城租房,说打听到这里有个扎针的师傅治好了群里的一个孩子,他们也想试试;而高级知识分子华爸在看遍了能看的医生之后,因为一个学医同学说了句——那些好起来的是走了狗屎运了,又重新拿起了自己曾经放弃的医书,开始钻研……
他们的孩子没有像征文里所有的宝宝那样,已经走出了阴霾,但他们和孩子一起抗争的经历却比征文里更曲折与艰辛,他们的坚持与执着是更值得尊敬与赞美的。
平时,我们看到的励志人生多是苦尽甘来,其实,结果不管怎样,义无反顾,心向阳光而生的过程,才应该是更励志的。因为,苦难中的人们既需要结果的希望来照引,也更需要在屡战屡败后,依然满怀热爱的心态、锲而不舍的毅力去继续追求未来。
鲁迅先生言: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才是最励志的平常人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