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感恩▪遇见

作者: 七月上_f406 | 来源:发表于2019-01-05 19:38 被阅读96次

如果要用一个词概括我的2018,

我会说:感恩

1.北漂

2018年,我去北京,成为了一名北漂。

时间虽然只有短短的五个月,但是,这足以让我对北京,对北京的生活,有一个更真切的了解和体会。

之前对北京的认识仅仅停留在,假期去北京玩一两天,从同学家长的口中说出来的北京的样子。

现在依然清楚的记得,我大三时听到一位学长分享就业经验时对他的兄弟独自一人闯北京的选择油然而生出的感叹:北漂很辛苦。

而这次,

我单枪匹马地闯进这个偌大的城市,

带着新奇、激动和敬畏。

最终,我选择一家上市的教育机构,

在里面做初高语文老师。

为什么选择这家公司呢?

首先是它已经上市,有了一定的规模和品牌,这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实力。

其次是它的工作方式,它按程序办事,意味着公司管理比较规范,一件事不会拖拖拉拉膈应人,这是我喜欢的类型。

公司没有选错,只不过实际的工作,跟我想的有点不一样。

我的代课经历仅限于寒暑假,在那个连“几线”都算不上的小城市发自己的小广告,带家教。17年暑假才开始在西安的某个县里代班课。

我的经历和认知限制了我的想象。

在这里,学生们更聪明,更有自己的主意,甚至在某方面都可以做我的老师。

在这里,每一位同事都很拼,

在这里,没有人跟你开玩笑。

曾经,我为自己接不下学生而沮丧;

曾经,我因为学生对我的质疑而怀疑自己;

曾经,我也因为,帮上一些孩子进入好的学校而欣喜;也因为家长对我的肯定而有勇气。

在这高密度的五个月的工作中,让我认识到,在教育这条路上我还差很多。

这仅仅是一点皮毛,这份经历让我明白,我做的还远远不够,还需要继续努力。

2.旅行

工作结束后,9月份带着姥姥来北京旅游了一次。

我小时候跟姥姥住的时间比较久,姥姥对我来说有着特别的意义。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心里一直有个愿望,带姥姥出去转转,今年终于实现了。

美中不足的是,姥姥年纪大了,经不起折腾了,只能就近去北京。

其实我还想带姥姥去看海,带着姥姥坐一次飞机······

带姥姥去北京

3.写作

今年,参加了007的写作社群,

从2018年3月--2018年12月,

每周写一篇,很庆幸的是我没有掉链子,坚持做到了一周一篇。

通过写作,认识了一群有爱的哥哥姐姐,他们对工作,生活,人生都非常用心。

在群里,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无论是95后的小妹,还是70、80后的大哥、大姐,虽然我们不曾见过面,但是我们一直保持着交流。

在这里,我们以文会友;

在这里,我们用文字来传递关心;

在这里,我们用文字来表达鼓励。

当我无聊时,看看他们的文字,就是最好的陪伴。

他们用真诚书写着自己的人生。

还记得我常常被璐姐所感动。

璐姐现在已定居在法国,是一位家庭主妇,在家里照顾两个孩子。

璐姐说她有严重的拖延症,如果班里有活动或者自己的事情没做好,她总会为自己的拖延而检讨自己。

有一次她因为教育孩子时,气头上,没有控制住,打了保罗,事后她写了3000多字的文章来反省检讨自己的行为。

在璐姐身上,我看到了真诚和自省,更确切的来说是态度和进步!

还有欣姐。她现在定居在日本,她在简书上的昵称是“追梦老太”,我觉得这个昵称跟她本人很相符,出于年龄上的差距,我一直对欣姐保持着敬意。我虽然没有问过欣姐的经历,但是从群里断断续续的回答看得出来,欣姐一定配得上“追梦”这两个字。

欣姐感动我的地方是她一直在不断的学习和分享,其实我都可以叫她阿姨的,因为她一直在学习,一直都很年轻,我们在群里都叫她欣姐。

之前狭隘的我一直以为,人到了50岁以后就应该享清福了,但是在欣姐身上,并不存在年龄的限制,她学习英语口语,学习心理学······

在欣姐的身上,

我看到的是一种姿态,一种对于生活的姿态,我觉得那应该才是人真正该拥有的东西。

欣姐还常常把自己在别的群里学到的资料分享出来,跟着她,我也学会了分享。

还有很多人,比如说,身兼多职的金班长,极致践行的斑比,还有秋阳大哥,翅膀哥,张华大哥,丹丽妹妹……

他们每一个人身上都带着一束光,带给我不同的能量。

我们约好了,一起陪伴践行7年,7年就是一辈子。

4.社交

社交可以总结为三方面:

一方面,今年见了线上的三位网友,

小桐,Jerry和刘志刚老师。

小桐,是我考研时结识的研友,

是那个跟我聊了几句话,就想跟她交朋友,还跟她“表白”过的人;

是那个无私的把自己的学习经验都告诉给我、指导我的人;

是那个每次跟她交流都会给我启发和灵感的人;

是那个绝不向生活妥协的人。

她的出现,让我看到了一种别样的光亮。

另一位是Jerry,他算是我见到的第一个来自长三角的朋友吧,现在我还记得一位老师曾经说过的话“有机会要去上海南京那些地方读书”,我自己长在河北,大学在西安,研究生在内蒙,自己也去过广州,但是并没有来自长三角读书的朋友,他算是第一个。

他在苏州大学读哲学。

跟他交流后,吸引我的地方是他的通透的见识以及背后的文化。

可能跟我的关注点有关系,辗转了许多地方以后越发觉得,文化对于人的影响的潜在性和巨大,愈加向往那种有着特色文化的地方。

另外,我还见了刘志刚老师。

刘志刚老师是我在大学就追的老师。刚开始追他是因为北语,后来是因为他的为人,刘老师用用两个词来形容就够了:

用心+用情。

(我与刘老师的遇见:遇见刘老师)

另一方面,在生活中,我还见了很多旧相识。

在北京,见到了我的大学老师,老师还请我吃了饭,吃饭的时候我跟老师聊的很愉快,第一次自己一个人跟老师聊那么久;还见了一位校友、见了三位大学同学。在高中同学那留宿20多天,高毕业后第一次跟她这么深入的交流。

最后在工作和学校生活中,新结识了一些温暖又nice的朋友和伙伴,他们都很值得我去珍惜。

2018,感恩遇见。

5.财务

2018年,我正式开始了对自己的财务管理。

2018,在北京挣了第一桶金。

交了学费,剩下的钱买了4k的基金和债券。

跟着萌主学习了理财,看了30家公司的财报。

暂时还需要家中支付一些学习的费用,希望慢慢的可以自己养活自己。

6.健康

这一年里,虽然我没有得过大病,但是闹了两次水土不服。

明显感觉到久坐之后,腰部的不舒服。

这一年里,我坚持运动,跑步:340.69km,运动86次。

但是体重依然是115+,分毫不减。

对于体重我已经释然了,

我的运动是为了更好的吃!

7.娱乐

在北海听了一些叔叔阿姨的萨克斯演奏,让我对生活有了别样的向往和期待,我喜欢萨克斯。

在北京,去了北海,爬了香山,逛了老北京的胡同、故宫、王府井、地坛公园,游了清华、北大、北师大、北体;

在内蒙,去了大昭寺,博物馆,美术馆,科技馆。

看到了很多不同的风景。

北海公园

纪录片:看完了《十三邀》

综艺:追了两集《奇葩说》

电影:看了《嗝嗝老师》、《西红柿首富》、《我不是药神》、《快把我哥带走》、《红海行动》、《西游记女儿国》、《找到你》

电视剧:看了《天道》和《红高粱》

审视过去,

是为了看清来路,

更为了走好以后的路。

2018,要感谢的很多人的帮助,

无论是在北京还是呼市,

带着这份感恩,我会继续前行。

2019,怀有期待。

相关文章

  • 回首2018,展望2019

    承蒙时光不弃, 2018感恩遇见,不负遇见。 2019砥砺前行。 感恩[爱心][爱心][爱心] 回首2018,这一...

  • 2018-12-31

    感恩遇见,感恩美好 话题“感恩2018,你最想感谢什么?” 2018结束了,女儿写了封感谢家人的信。 我也想在朋友...

  • 2018新年第一发

    庆幸自己所有的努力都有结果,遇见伯乐,遇见恩师,感恩所有遇见! 2018年仍需努力学习,厚积薄发!

  • 【🌅再回首2018,感恩太多遇见,展未来2019,收获更多幸福🌻

    【再回首2018,感恩太多遇见,展未来2019,收获更多幸福】 2018年,我遇见了太多的“第一次”不胜枚...

  • 2018感恩遇见

    2018年对我来说太有意义了,我遇见了真实的自己。感恩我的王老师把我带进了NLP《父母智慧》的课堂通过三...

  • 2018:感恩▪遇见

    如果要用一个词概括我的2018, 我会说:感恩。 1.北漂 2018年,我去北京,成为了一名北漂。 时间虽然只有短...

  • 2018,感恩遇见

    蓦然回首间,2018年就到尾声了,真应了那句话:快乐的时光总是过的飞快。这一年,是最忙碌、最紧张,也是开心最多、收...

  • 2018感恩遇见

    生活需要点仪式感,跨年也需要点仪式感,一如既往每年结束都会写年终复盘,今年也不例外。 还记的2017年末的时候我参...

  • 2018:感恩遇见

    图文/子诺不离 记得有位先哲说过:未经审视的人生不值得一提。 转眼就到2018年的最后一天了,原本不想复盘,因为年...

  • 感恩日记第十五天

    2018-01-16 1,感恩这几天落下的日子里,感恩所有的遇见,所有遇见好与不好的一切,谢谢,谢谢,谢谢、 2....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18:感恩▪遇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mydr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