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恋的独角戏,是不是绕不开的宿命?
我们听到过那些如醉如痴的单恋故事,感叹他们的痴情,同情那种爱而不得的凄美伤悲。
昨天读了一个《简书》好友转发了一篇“许莫私人音乐厅作品”,标题是《有多少想念,变成了不敢打扰》。故事里说了痴情的小白,“她一共打了15通电话,发了25条微信,没有一条回复。她不知道要往哪儿走,就一直在他楼下,等到了天亮。”多可怜的一个女孩儿!
作者在故事的结尾,劝说单恋者们,“爱情这件事勉强不了。没把你放心里的人,就放他走,你走不进的世界,潇洒掉头。”
每当我看到类似故事,就感到遗憾。但我没有停留在遗憾,我想了更多,觉得需要对这种事情进行一次分析。如果只有一二个人十分辛苦地单恋,不算什么,不过在我看来,单恋似乎是个绕不过去的宿命一样,是很多人,甚至说是大多数人的必经历程。
如果我们知道了,这是个绕不开的宿命,我们对它的认知就会更为实际些。对一件事的认知,可以帮助我们分解那件事造成的情感困惑,比较容易从中挣脱出来,免受更长久更深切的伤害。
为什么单恋会是绕不开的宿命?
先问一问,什么是爱恋?
首先,我们知道,爱恋肯定跟性成熟有关。不管是双性恋还是同性恋,都是性需求的一种表现。但现在我们着重聊一下双性恋,因为这涉及大多数人。当一个人对一个异性感兴趣,是怎么一回事?
这跟新陈代谢一样,是生理基本需求。饥饿,需要补充营养。性渴望跟食物饥渴一样,甚至更为持久,更为强烈。性成熟后,是不是对任何一个异性都有兴趣?显然不是,这跟食物饥渴的区别是很明显的。这也使得性满足跟食物满足不一样。
肚子饿了,会饥不择食,能填饱肚子就行。但人对于异性的渴求,却是远比食物挑剔得多。应该说,还没有一种理论能说清楚,一个人为什么会喜欢一个异性而不喜欢另一个异性。当然,漂亮帅气,也许是通用的标准,但也不尽然。喜欢,不是一种单一标准可以衡量的。
有一个说法,是男孩喜欢一个女孩有跟自己母亲相似的脸型,女孩则喜欢一个男孩有自己父亲一样的性格。这些也许有点道理,但不一定放之四海而皆准。
总之,不管什么原因,你突然就喜欢上一个人,不可遏制地迷恋上对方。但对方是不是喜欢你呢?你不知道,而且当你表达爱慕的时候,根据我们的经验,通常是不顺利的。换句话说,对方可能会不喜欢你,或者对你,没有你对对方那么强烈的迷恋程度。这时候,你的单恋就开始了。
如果你的爱恋没有表白,就是暗恋。如果表白,而没有得到相应的回应,就是单恋。单恋比暗恋更苦,更具伤害。尤其是在对方态度暧昧,接受了你的爱恋,但没有实质的行动。你的所有付出最后都成为伤害自己的毒箭。因为,一旦你表白了,对方并没绝对地拒绝,你以为得到对方的鼓励,你的期望更高,在爱的幻觉里,付出的关爱就会循环升级,直到对方突然发出诀别的信息,你只有自己伤痛欲绝。
暗恋和单恋是很多人无法绕过去的一个宿命。很多人在经历了一次或多次的焦虑与失落后,经过了希望与绝望的轮回,最后幸运地遇到彼此相互爱恋的对象。但有的人,会一直不幸,直到实际上放弃了真爱的希望,而将就应承一个多多少少喜欢上自己的一个人,结婚生子一辈子。更有甚者,不愿将就的,单身一辈子。
有多少婚姻是彼此爱恋的对象的结合,又有多少婚姻仅仅是因为外在原因而彼此将就,或者某一方单方满足,另一方将就地结合的?
因而,在有生之年,遇到彼此相爱的机会,应该珍惜。暗恋或者单恋是很多人无法绕过去的宿命,如果我们遇到这个,也很正常。没什么要紧的,苦一点,争取一下,实在不行,就果断放弃。
许莫在那篇文章里极力劝说大家,“茶凉了,就别再续了,再续,也不是原来的味道了;人走了,就别再留了,再留下,也不是原来的感觉了;情没了,就别回味了,再回味,也不是原来的心情了。”说得不错。但结尾,作者还是落入俗套,来了一句,“最后,希望所有的深情都不被辜负,所有的爱都可以有所归属。”这一句话,显然是一句安慰人的废话,也跟上面作者自己劝离别人的道理自相矛盾。
不可能所有的深情都不被辜负。有的深情发出来就注定会被辜负,有的爱注定得不到对方的回应。这兴许是人生不可绕过去的宿命。有句话,早死早投胎。早认命早重生。早拐弯,早发现柳暗花明的去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