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手机依赖症吗?
从来没有发现我对手机的依赖性竟然已经这么严重了。
今天是会议的第1天,一大早跨入会场,就被本小组的带队老师告知,得将手机交给他们统一做保管。
瞬间我的小宇宙仿佛被炸开了似的。
“不,我拒绝!”斩钉截铁的拒绝声没有经过思考似的,瞬间从我嘴巴里冲而出。
说以后才后知后觉地发现自己说了一些什么内容。
作为平时不太会拒绝别人的人,很难能听到我用这么肯定的语气说出拒绝的话。
此刻,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没事的,大家都要把手机收上来的,每个人的手机都要收。”老师做了进一步的强调说明。
“不,我拒绝。”我再一次反射性地说出了拒绝的话语。
我的心里瞬间转过千万个念头。
为何我会如此抗拒呢?
具体的原因跟理由是什么?
从平时的习惯看,开会过程当中,似乎我也没有玩手机的情况,应该心里毫无负担地把手机交出去。
可是为什么一听到“交手机”几个字就突然变得如此冲动了呢?
我陷入了深深的思索。
深思下来,原因似乎是收完手机以后就会缺少一份安全感。
在这陌生的城市,好像只有随时能摸到手机,心里才会有一份温暖似的。
对此,我自己不由觉得好笑又惊讶,何时我也养成了对手机的依赖症,要随时摸着手机心里才会安心了?
这样细细想下来,在平时的生活中似乎真的也是这样。
哪怕明明没有听到手机铃声响,都会忍不住把手机掏出来,摁亮灯以后看一看有没有新的信息。
经常无意识地滑动界面,却什么也不做。
这样的手机依赖症就像强迫症似的,看到、摸到是一个大前提。
上午的会议结束。
果然,一上午的会议下来,我并没有摸过手机。
但一想到手机安稳地睡在我的包里,心中好像就有了底气。
这种感觉和以前出门必须带上钥匙和钱包有得一拼。
回想没有手机的日子?生活还不是照常过。
需要找朋友玩时,从小镇的南面跑到北面。
咚咚咚地敲响门,喊几嗓子。
有人在,则欢天喜地地跳进屋;没人在,就留一张留言条贴门上,约定下次碰面下次的时间。
后来有了座机电话,大大节省了为探知朋友是否在家而走路的时间。
一个电话拨过去,喂喂几声,确定朋友在家,约好几点碰面,如约而至就行。
可是如果电话响了无数声,直到发出嘟嘟嘟的连续响声,那就只好无奈地挂断。
因为可以确定朋友没有在家里,只能另寻时间再联系。
手机的出现,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联系。
随着手机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应用让手机成为人们越来越无法离开的物质伴侣。
购物、生活、学习、娱乐……这也难怪大部分人出现了手机的依赖症。
掐着指头算算,自己手机上零零总总50来个应用,这也许是我染上手机依赖症的原因之一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