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简书,两次被人尊称为老师,自我感觉真的是愧不敢当。我既没有为师的修为能力,也没有相应资历,实难心安理得的领受。作为一名写作者,我还是小学生,正在虚心学习求教。
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孟子.离娄》
孟子说,人们有一个很大的毛病,就是喜欢当别人的老师。为人谦逊有礼是中华传统美德,但总有一些人自高自大、自以为是,常觉得自己高明,看不起别人,尤其对那些不如他职位高、财富多的人,更是耻于与其为伍。
这样的人趾高气昂,自表面上显达着,比较容易辨别出来,而此外好多人,看起来是彬彬有礼,他们的好为人师,却是悄悄隐藏,不易察觉的。
比如家庭纠纷经常发生吧,夫妻之间吵架原因五花八门,有一种就是其中一方控制欲很强,总想自己说了算,我的想法都是对的,要求对方分担家务,别人做了,还要指手画脚,处处不满意。
清官难断家务事,对于琐碎的日常小事,怎样判断对错呢?先刷筷子先洗碗,垃圾桶放哪里?为这些诸如此类的小事,争执不休的大有人在,我的步骤才是对的,我的摆放才是最合理的,一切都要无可挑剔才行!这不是隐性的好为人师吗?
很多时候,无心的,或者习惯性的指责别人,也不一定是真的要突显自己的高明。在心情不佳之时,忘乎所以的挑别人毛病,其实是一种情绪的发泄,却伤了自己最亲近之人。
家长一厢情愿的要求孩子,叛逆反抗由此而来,总是对孩子的行为说三道四,甚至人格侮辱,逼得孩子要离家出走。
三五一群人在一起讨论,大家纷纷发表意见,你一言我一语,越说越激动,发言就可能变成争先恐后的演说,甚至火药味十足,最终变成唇枪舌战,在这不见硝烟的战场,已是血雨腥风,不知道如何收场!
以上我所列举的,难道不是一种好为人师吗?因此孟子此语一出,覆盖范围就比较广了,在某种程度上,是不是已成为一种较普遍的现象?或是心理学上是否有相关的术语?
曾经有一个很流行的词“刷存在感”,每个人都需要自我肯定,如果不能向内寻找,那就只能向外求证。指导他人,指责别人,好为人师,都是希望自他人那里得到正反馈,期盼自己的思想行为得到他人的认可,是一种难得的心理安慰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