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饮食文化游记《寻味中国》系列第112篇,您可关注作者阅读相关文章。
前篇提到,正是台湾美食家逯耀东先生的那篇描述开封夜市的文章,引发了我写老街夜市系列的想法。在那篇《灯火樊楼》中,逯先生记录了在西安、开封、洛阳等地的游历,用了大量的笔墨描绘昔日东京汴梁餐饮之丰富、夜市之繁华,列举《东京梦华录》中的菜名就有数十种,看得令人垂涎欲滴。文章将开封放在最后,着墨却最少,看得出他有些失望。
《肚大能容》逯耀东
每一位了解中国古代民俗文化的人都知道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以这本书对照着《清明上河图》,谁都会为昔日世界第一都市的商业辉煌而感叹。初到开封的游客,很多人对这个城市有很高的憧憬。然而,现实又是怎样?
开封夜市也不少,逯先生没有写他去的是哪个,我猜测是位于市中心最有名的鼓楼夜市,鼓楼夜市最气派,来的都是外地人,据说本地人也会去,毕竟要有人摆摊赚钱么。
那年在开封住了两个晚上,宾馆距离鼓楼只有两百多米。刚到的时候,远看那鼓楼古色古香的,和街道两旁的楼房风格也挺配搭。走近看就罢了,这种仿古建筑全中国都一个模样。只是有些奇怪,处在主街中心的位置,不应该是钟楼么?号称文化开封,怎么在这所谓老街区,就找不到一栋老房子?
在开封转悠了几个景点,我确信除了那座铁塔是真国宝级的古迹,距离鼓楼不远的山陕甘会馆还有点年头,至于别的,可以说开封所有的古建筑都不超过40年,至于那5A级的“清明上河园”,就是个宋代主题游乐场,不提也罢。
这也是六大古都之一开封的无奈。“开封城,城摞城;地上城一座,地下城几层。”一次次黄河泛滥,一代代离乱兵燹,辉煌的东京汴梁早就被埋入了黄土。
开封没多少可看的,吃却是中原一流,毕竟它是八朝古都,毕竟从元代到民国,开封都是河南省会。房子可以被毁了,烹饪的技艺总会流传。豫菜就发源于此地,以笔者在河南多个城市的游历进行评判,论吃,没哪儿比得上开封。
从鲁智深倒拔垂杨柳的大相国寺到鼓楼广场是马道街步行街,这里就是开封鼓楼夜市,最热闹的是靠近鼓楼的那一段,到了晚上,摊位车能怼到马路上。此外,鼓楼周边往山陕甘会馆那一段,小摊位也不少。
或许是我去的时间不对,没遇到逯耀东先生描述的七点冲锋场面,更大的可能是开封的管理更加规范化,我注意到步行街上的摊位都是一种形制,顶部做成了中式仿砖瓦双坡顶,倒是与仿古街市很搭配,与之相比,洛阳十字街还是原生态,虽然接地气却也乱了点儿。
夜市里的小吃品种可不少,传统的开封和豫菜小吃自不必说,胡辣汤、小笼汤包、鸡蛋灌饼、麻辣花生、桶子鸡、羊肉坑馍、羊肉汤、杏仁茶、五香羊蹄等等。当然也少不了满世界都有的烤面筋、烤串、臭豆腐、鸡排之类,麦当劳、肯德基又怎能缺席,洋快餐当然不摆摊,占的还都是好铺面。
我也只是路过看看,这回是带着家人一起,来的又是豫菜之都,总要找家老店,尝尝正宗。第一晚去的是鼓楼附近的的“又一新”,这回就住它家楼上,次日是名气也不小的“黄家老店”。逯先生在文中提到,他经过“又一新”门前几次,却因为参加旅行团只能怅然而过。我觉得号称豫菜第一家的“又一新”多少有些名不副实,逯先生没去,也没什么好遗憾的。
没尝过鼓楼老街的夜市小吃,却在附近吃过两次早餐。早上开的铺面很少,供应的也都是最传统小吃,食客多是本地人。一次点了胡辣汤和小笼包,胡辣汤很寻常,小笼包真不错,开封毕竟是流传全国的灌汤小笼的发祥地(见《寻味中国 90 开封灌汤包》)。
另一次找了家驴肉店,开封的驴肉火烧名气不大,驴肉汤才是特色,香喷喷的一大碗,早上喝下去,暖洋洋、舒坦坦。
吃饱喝足,告别开封,回首眺望那光灿灿的新鼓楼,总觉得有些遗憾。最近读逯先生的游记,也理解他为何失望。
一百多年前京汉铁路黄河铁道桥通车,开封自此辉煌不再。距离省会太近,它已没有任何复兴的可能,能成为一座养老、宜居的小城已是不错,但愿它别被大郑州吃干抹净。努力做好自己,发展旅游和餐饮,也老城开封的一条出路吧?
评价:
观赏游憩价值:★★
传统文化存留:★★
商业市场规模:★★★★
特色饮食服务:★★★★★
消费者舒适度:★★★★
整体综合评价:★★★☆
点评:周边有大相国寺、山陕甘会馆等,但鼓楼及步行街全为仿古现代建筑,毫无文化观赏价值可言。步行街市场繁荣,夜市人气旺盛,主要面向外地游客,故饮食价格较高。夜市集中了本地及河南各类饮食小吃,展示了开封作为豫菜发祥地和中原饮食之都的龙头地位,这是鼓楼夜市最大的优势与特色。
后记:
这些年来,无论国内国外,我宁可独行,吃苦受累,也绝不参加旅游团,那些团餐吃得想吐。多年前参加过几次单位组织的包团活动,到吃饭时也常常自己出去觅食。无论饮食还是景点的选择,选择权是自由权,为了省钱省事而放弃自己的自由,我做不到。
原创图文,转发请声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