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牛年的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儿子的学校特别人性化,今天串休,但儿子却说,一点都不好,接下来,我们要连着上八天。春节期间,为了能在姥姥家那边也正常补课,在这里特别感谢儿子的补课语文老师,会在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期间给儿子排课,虽然对于现在的高三学生,已经没有什么节假日了,春节期间该补的课也得补,因为教育部已经通知,今年的高考时间不变,开学后,马上就高考了,所以,对于高三的学生,时间真的很紧迫。这个假期儿子也跟着高三的学生,春节期间,上了三天课。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习俗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根源于民间开灯祈福古俗。开灯祈福通常在正月十四夜便开始“试灯”,十五日夜为‘“正灯’,民间要点灯盏,又称“送灯盏”,以进行祭神祈福活动。东汉佛教文化的传入,对于形成元宵节习俗也有着重要的推动意义,汉明帝永平年间,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因此正月十五夜燃灯的习俗随着佛教文化影响的扩大及后来道教文化的加入逐渐在中国扩展开来。南北朝时,元宵张灯渐成风气。梁武帝笃信佛教,其宫中正月十五大张灯火。唐朝时,中外文化交流更为密切,佛教大兴,仕官百姓普遍在正月十五这一天“燃灯供佛”,佛家灯火于是遍布民间。从唐代起,元宵张灯即成为法定之事。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元夜、灯节。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 当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变迁,元宵节的风俗习惯早已有了较大的变化,但至今仍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元宵在早期节庆形成过程之时,只称正月十五、正月半或月望,隋以后称元夕或元夜。唐初受了道教的影响,又称上元,唐末才偶称元宵。但自宋以后也称灯夕。到了清朝,就另称灯节。在国外,元宵也以The Lantern Festival而为人所知。正月十五这一天晚上,中国人素有赏花灯、吃汤圆、吃元宵、猜灯谜、放烟花等一系列传统民俗活动。还有一些关于“元宵节”的其它传说,纪念“平吕,火把节,三元说,明帝敬佛”等,大家可以自行百度。
到了21世纪的今天,古时候传下来的传统,节日还有,但是习俗知道的却不多,能够沿袭下来的也少之又少了。比如现在在我们这里,正月十五吃元宵,逛灯会,猜灯迷。而且正月十五元宵节,不是法定假日,春节假期是从除夕到初六。
正月十五元宵节应该是春节期间电影票房春节档的最后一刻了,影院推出的大片是《猫和老鼠》,刚预告出来,儿子就说想看,为了满足儿子的愿望,昨晚,接儿子放学时和儿子说, 如果你想看“猫和老鼠”,那就得今晚把所有作业都做完,明天差不多能看上。这孩子一听,可以看电影,兴奋的不得了,马上说,我作业都快做完了。因为到了高中,学习成绩一直不在状态的这小孩,因为害怕我说他,曾经骗过我,我说你可别骗我,他说,放心吧,没骗你。我说那明天看看时间吧,要是看电影,我们明天可能会回家很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