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古代文化
万历十五年之后:利玛窦送到皇宫的钟

万历十五年之后:利玛窦送到皇宫的钟

作者: 雪小碧mm | 来源:发表于2017-04-12 15:58 被阅读0次

            17世纪末18世纪初的中国明朝后半程,王朝仿佛垂垂老矣。

            历史学家黄仁宇这样评价万历十五年前后的大明朝:……人们习于一切维持原状,而在这种永恒不变的环境中,形成注重内思的宇宙观,使今人看来,晚明时期显得停滞而无生气。紫禁城的御座经常空着,每逢庆典,朝臣们对着空空的御座三跪九叩,行礼如仪。他们已经很久没见过万历皇帝了。

            1601年年初的一天,久在宫闱中的皇帝忽然想起一件事情:“不是说有几个洋人要进贡什么自鸣钟吗?怎么还没送来?”其实,早在上一年7月间,皇上就接到了驻山东临清向来往大运河的商旅征税的太监马堂的奏报,说有几个洋人要晋京朝贡,所贡物品清单中有“自鸣报时钟二座。”只不过,单子呈上来之后皇帝并未做批复,既不说让他们来也不说不让他们来,一压就是几个月,皇帝似乎把这件事情给忘了——这是万历皇帝处理国事的主要作风。现在,皇帝竟然问起来了,于是,羁留在天津的利玛窦终于接到了皇帝的诏旨,即刻启程进京。

            利玛窦,这个出生于1552年生于意大利的传教士,早在青年时就发愿到“一片肥沃的土地上撒下宗教的种子,以便来日大丰收”。1582年,利玛窦抵达澳门,次年9月,他和一位同伴来到广东肇庆,开始了在中国毕其一生的传教事业。利玛窦一路北上,想要靠近中国的权力中心。这次,进贡的单子呈到皇宫之后,利玛窦在天津开始了漫长的等待,谁也不知道这等待是多久,或者是被遗忘。这不是不可能,据说有利玛窦进京后见到了一个突厥人,这个可怜的家伙从阿拉伯万里迢迢进贡一头狮子,然后他就开始等待朝廷批准他回去,他已经等了整整四十年,还得继续等下去。

            1601年 1月 25日,万历皇帝见到了利玛窦进贡的两座自鸣钟。皇帝新奇地看着这个来自西洋的新鲜玩意儿,惊喜地听到其中一座钟准时发出鸣响,这其实也是现代计时器在中国大地上最初的、决定性的鸣响。人们终于听到了时间,也看到了时间。

            这两座自鸣钟一大一小。小的高可盈掌,青铜镀金制成;大的镀金铁质,钟摆露在外面。1601年 1月 25日,发出鸣响的是那座小钟,大钟当然不会响,因为作为“当今世界最新科技成果”,它需要专业人员安装调试。所以,传教士们可有的忙了,皇上迫不及待地希望听到那个巨大的怪物按着时辰发出响声,传召洋人火速进宫。利玛窦和一个同伴骑着马慌慌张张地赶到,只见那座金碧辉煌的钟正矗立在乾清门外的广场上。

            那一天,沉闷单调的宫廷生活忽然波光荡漾,外庭的太监侍卫们奔走相告,去看那个自己会响的钟。利玛窦内心也是快乐的。他的理想是“中国的皇帝将皈依天主……”利玛窦坚定地认为他将传播福音,但是现在,他得当一个钟表匠。他把小钟上面的罗马数字改成了中文时辰,还亲自教两个小太监调校。这两个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现代机械学徒要疯掉了:怎么拆怎么装,怎么上发条怎么调指针,理解的要记,不理解的也要硬记。全套的钟表维护知识对他们来说佶屈聱牙,难如天书。利玛窦把每个齿轮、每个零件都给出了一个中文译名,然后详细讲解其功能,两个太监竟然成了皇宫内的钟表技术专家。据说万历皇帝把这个小钟摆放在寝宫,经常入迷地注视着指针的跳动,直到小钟内部一阵躁动后发出“当—当—”的鸣响。

            可是,利玛窦始终也没有面见万历皇帝。据说,皇帝看了宫廷画师给利玛窦等人的画像,笑称“不就是回民嘛。”利玛窦带进宫廷的,就只有那两座钟而已。而利玛窦本人,却生活在不可解脱的时间混乱中:他收到过一封写于1593年的欧洲来信,信中说他在1586年写去的信刚刚收到,而他看到复信时已经1595年了。

            直到1610年,利玛窦在北京去世,万历皇帝破例钦赐墓地。想来并不是利玛窦一生牵念的福音,而是那两口钟的遗泽和恩惠。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万历十五年之后:利玛窦送到皇宫的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npma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