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忙里偷闲读完了杨林柯的《推动自己,就是推动教育》,这是他的一部教育随笔集,也是一部真话集。
在读的过程中,我一直在思索在反问自己:我是真正的老师吗?
曾经我对自己的要求是做一个合格的教师,认真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成为一个学生爱戴家长认可的老师,无论对人对事,做到问心无愧即可。回首自己的教学生涯,我似乎做到了,虽不完美,但我努力去做了,有遗憾,但不愧疚。读了杨老师这本书我才发现自己原来只是井底之蛙,根本没有明白教育的真谛!
在书中,杨老师说:“教育就是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的影响,就教师而言,教师最大的成功就是能够影响别人的大脑和心灵。”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一书中说:“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也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和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他们的观点有异曲同工之妙,都对教育做了很形象的诠释。
可是,面对现实,却让人充满焦虑。素质教育的旗帜下,挥舞着应试教育的鞭子。分数压倒一切,教学水平的高低,孩子成绩的好坏,分数说了算。孩子们成天有做不完的作业,上不完的补习班,大多数孩子是疲于应付,学习效率低下,甚至厌学。提起学习就是苦啊累呀,没有一点儿快乐可言,没有一点儿幸福感,我时常感叹现在的孩子真的没有我小时候生活得快乐!这应该不是我们大人想要的成长!
语文教学就是“爱读书、爱写作、爱思考的老师,带领着学生读书、写作、思考,打好基础,养成习惯,并在这一过程中享受快乐,体验生命的意义与价值。”可是,现实中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却没有时间读书,每次布置的读书任务,能认真完成的寥寥无几,追询原因,答复是“作业太多,没时间读!”面对学生“没时间”,我该怎么办?这需要寻找解决的良方。
杨老师的教育理念与追求是“震撼心灵,开启智慧,健全人格。目的是要学生学会独立思考、独立判断、进而达到独立行动,成为一个心灵博大、精神坚强的人。”他的教育有一个基本贯穿线,就是“一切为学生的生命成长负责”。我觉得这是作为真正的老师最重要的标准和标志。
在书中,杨老师追问:“教育对人意味着什么?它不仅有外在的使命担当,也应该有内在的自我成全,它不仅是国家社会的工具,也应该对人有终极关怀,让每一个灵性觉醒,自觉寻找家园。孩子们的生命属于自己,他们需要体验和品尝各种滋味,而不是天然要先担当使命,况且,上天赐予每一个人的能力各异,不能把所有的生命都敢往一个胡同。学校不是集中营,生命的发展源自自由意志,而不是高高举起的鞭子。压迫者的教育不是教育,而是动物的驯化,他已背离生命自身的逻辑。再说,一个人的生命不能由别人说了算,外在灌输再好,也要通过自我的内化,只有走向自我的教育,才是人性的教育。”
掩卷沉思,我们的教育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是精英吗?当然不是!我们要培养正常的孩子,普通的孩子!正常的孩子,普通的孩子通俗地讲就是会吃会睡会看会想会说会做会爱会玩的孩子!
从现在开始,努力让自己成为一名真正的教师,关注孩子的心灵,关注生命的健康成长,不做分数的奴隶!在教育实践中,让孩子享受学习过程,学会独立思考,成为心灵博大、精神坚强的人,打造幸福的今天,淡化对结果的焦虑。
就像杨老师所说,一棵树改变不了一个城市的气候,但每一棵树就是水泥丛林中的一片希望。路在脚下,推动自己,其实就是推动教育,也是推动历史。
我愿成为一棵树去推动另一棵树,我愿成为一朵云去推动另一朵云,我愿做一名灵魂的唤醒者!做一名真正的教师,虽未至,心向往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