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外戚魏冉(三)

作者: 阿录0502 | 来源:发表于2024-03-21 04:23 被阅读0次

自秦昭王即位以后到秦昭王四十二年以前,秦国丞相虽有数次更易,但魏冉既为王亲国戚,又有立昭王之功,所以能几落几起。

在这四十余年的大部分时间里,秦国实权控制在魏冉及宣太后手中。在他任相期间,秦国有很大的发展,这是不容否认的事实。

但是,在魏冉当政期间,不仅大权独揽,还重用华阳君、高陵君、泾阳君等家族亲贵。

随着秦国对外军事斗争的不断胜利,宣太后、魏冉这一家族在朝廷上的权势愈来愈大,他们不仅有大片的封地,而且擅权专政,连国王都不放在眼里。

“太后擅行不顾,穰侯出使不报,华阳、泾阳等击断无讳,高陵进退不请”。这不仅与秦昭王发生利害冲突,而且也引起了朝野上下的不满。

就魏冉本身而言,自从取得陶邑封地后,其地在齐国边境附近,他为了扩大自己这块土地,宁可舍弃三晋,也要“越韩魏而攻齐”。

这种舍近求远的战略,完全不是从秦国利益出发,而是在图谋私利。魏冉以权谋私,聚敛财富日增,于是“穰侯之富,富于王室”。

秦昭王三十九年,魏人范雎入秦,以“秦国之危于累卵”为话题,力陈魏冉执政之弊。他指出:秦越韩魏而攻齐是失算的,若少出兵则不足以伤齐,若多出师则有害于秦国。

同时,范雎提出与魏冉相反的策略,即“远交而近攻”,因此取得了昭王的信任。

他还指出:秦国之所以推行那种错误的战略方针,根本在于宣太后与魏冉。并说他们的权势早已超过国王,甚至在秦国以外,只知有宣太后、穰侯和华阳、高陵、泾阳诸君,而不闻有其王。

范雎抓住了魏冉及宣太后的要害之处,秦昭王听后大为震动。

秦昭王四十一年,秦昭王免除穰侯魏冉的丞相,拜范雎为丞相。同时收回宣太后所控制的权柄(第二年病逝),并将魏冉、华阳君、高陵君、泾阳君放逐到关外。

魏冉免相后被逐出国都,深居陶邑,虽富于王室,然身受挫折,权势削夺,心中不畅,以至忧愤而死。死后葬在陶地。同时秦国收回陶邑,改设为郡。

(摘自“中国历代外戚”)


相关文章

  • 秦国——穰候魏冉

    魏冉,其人乃芈月的同父异母的弟弟,他同为楚国人。在芈八子嫁给秦惠文王之后,魏冉也来到了秦国,和芈八子相认,从此也过...

  • 第240篇 魏冉

    【读史日历】(第240篇 魏冉) 魏冉,因食邑在穰,号曰穰侯。战国时秦国大臣。宣太后异父同母的长弟,秦昭襄王之舅。...

  • 使秦帝业白起之势 第一部分白起身边的那些人和事之魏冉(三)

    秦昭襄王早期秦国的困境 公元前306年,魏冉帮助自己的姐姐,拥立了自己的外甥秦昭襄王即位。此后,魏冉受封大将军,掌...

  • 资治通鉴第四卷务虚名处实祸

    [4]秦楼缓免相,魏冉代之。 [4]秦国罢免楼缓的丞相,由魏冉代任。 二十一年(丁卯、前294) 二十一年(丁卯,...

  • 《<史记>研读》27:秦本纪(九)

    秦本纪(九) 在秦国丞相魏冉积极鼓动下,公元前288年,秦国和齐国结盟,秦王称西帝,齐王称东帝。但齐王...

  • 使秦帝业白起之势 第一部分白起身边的那些人和事之魏冉(九)

    日中则昃,月满则亏 魏冉的末路 削弱楚国后的秦国,终于可以傲视诸国,自此,再无哪个国家敢于主动的向秦国挑起战争,也...

  • 大秦之阏与之战

    秦昭襄王三十六年到三十七年之间,魏冉为了自己陶邑的利益,出兵攻打齐国。而在秦国国都咸阳的秦昭襄王,终于跟在秦国逗留...

  • 大秦之白起战伊阙

    自从秦昭襄王十二年,魏冉接任丞相职位,给楚国送去五万石粮食。楚国才有了喘息的机会,秦国的政策开始发生变化。 秦国出...

  • 齐秦互帝

    齐秦互帝,指前288年,秦国约请齐国,秦国称西帝,齐国称东帝。 前288年十月,秦昭襄王自称西帝,派魏冉建议齐愍王...

  • 使秦帝业白起之势第二部分白起其人(四)

    迫楚迁都 齐国的没落 伊阙之战大胜后,秦国白起的威名远震四海,而秦国也更加坚定地按照魏冉布下的策略向周边的国家不断...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秦国外戚魏冉(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nuvz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