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到一篇文“人参杀人无过,读书毁人有功”,文中几处观点颇有共鸣,今天分享其中一个观点:
“跟大部分事情一样,学知识也要讲次第。先一门深入,精通一门,这个时候根基牢了,心定了,才有资格去博览众家,四处参学,融会贯通。先做专家,后做通家。如果次第搞反了,身无所长,没有板凳要做十年冷的沉潜,就先去博览众家,免不了心猿意马,哪一门也通不了,脑子里一团浆糊,却以为自己什么都懂,什么都可以侃侃而谈。”
关于这段先专才再通才,我想分享自己的经历,2003年我机缘巧合进到培训行业做销售,对当时的我来说这份工作是非常有挑战的,首先我不懂这个行业,其次我不懂管理,一开始我只能靠死记硬背来跟客户通电话。后来我在这家公司呆了五年,这五年来我几乎只卖一个课——情境领导,我每天的工作就是跟客户介绍推销情境领导—签单—跟老师核对客户需求—做“适当”的调整—跟课。这样的工作重复了五年,到后面我对这个课程熟悉到老师在台上讲上一句,我知道下一句。我知道整个课程在每一个细节的地方老师为什么这样讲?前后串联是什么?铺垫是什么?我印象很深的有一次一位非常严谨的客户她想引进这门课,但是一直没能安排上课程的旁听,而她又急着要做决定。这个时候,我在办公室花两小时把整个课程给她过了一遍。从开场的游戏怎么玩老师怎么提问又埋什么线进去,直到课程收尾。结束后,客户惊呆了,她后来说她没见过对课程拆解这么专业的销售,当然后来我也顺利签下了这个单子。
那五年的时间其实是有些单调的,我因为是没得选所以偶然对一门课可以这么精进,后面离开这家公司也是因为我做腻了。但是现在回过头来看我真的特别感谢这一段经历。刚开始我以为自己熟练的是情境领导这个课,后来我发现,熟能生巧的是我通过这个过程学会了一个设计得非常好的课程的设计思路。这个对我后来去看任何一个培训课程的时候,我会脑海中有层次、有结构。对于老师们的挑选也积累了我在这个过程独到的判断和眼光(此部分会额外再写一篇)。尤其是我碰到刘老师后,他跟我讲一个课有技法、心法、架构、理论、哲学、信仰,不同的层面。这又进一步丰富了我的选课经验,我会去看每个课它这几个层面的东西分别是什么,上可寻思,下也落地。这样的内容容易把课程的张力拉开,学员们无论在什么阶段,都能有所收获,段位高的会发现这里面的哲学、智慧,而刚入门的也会学到一些技法可以拿回去使用。
这也是为何我们的课学员会常有复训,因为你在不同的阶段会收获不同的东西,你同不同的人上课也会收获不同的东西,甚至老师也会因着学生的不同而带出来不同的东西。
关于通才
几年前我去上海周边一个香火很旺的禅寺,我有机缘去参观寺庙住持的书房,只见书房中三面墙全是书柜。我一眼望去书柜里居然有两本《圣经》我非常好奇,问他,为何您会读《圣经》,他说他大概有六七本圣经,他的车里、床头都放着,他说他有事没事都会看,他对圣经的熟悉程度不比一些基督徒差,他还说他读圣经是为了更好的读懂佛经。
这件事对我触动特别大。我见过一些朋友学了一样东西觉得好就像着了魔一样的,整天用一些专业术语,真的不能好好说话了。或者是佛里佛气,别人不知所云,他自己恐怕是也不知所踪。我自己也有过这样的经验,刚学教练那会,我满脑子都是概念,说出来的话都是“在当下、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保持教练状态”,那会我家里人要疯了,她们没办法跟我正常交流,而我则认为他们没有跟上我成长的步伐。
殊不知,这样的学习缺乏一种深度、一种辩证、一种实践。我一直试图带来一些辩证的思考,我们要有多元的触角,而不是禁锢在一个特定的心智和视角里。
万法归一
无论专才通才,直到后来我见过那些真正的灵性导师,居然可以把修行说得那么细腻,大概人人听了都会懂。这就是功力。真正的知识到了一定的程度就是很朴实实在的东西,然后你需要用一辈子去理解实践它。
一些浅见,与君共勉!
你的同伴 Yoyo
网友评论